明朝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1、建文帝的下落为葬身于火海。燕王破城,建文帝下令焚宫,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成祖本纪》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太宗实录》云:“遂阖宫自已焚燃。
2、最近几年,有学者指出,建文帝出逃之后,削发为僧,云游四方,最后回到了江苏吴县穹窿山皇驾庵,并长期生活在这里,直到1423年病残于此。死后葬在庵后的山坡上。
3、据野史记载建文帝朱允炆通过皇宫地道逃了出来,并登上去南洋的船只逃到了现在的马来西亚。
4、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建文四年(1402年)6月13日,燕王统领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军队进入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
5、建文下落之谜虽然朱棣宣称在宫中假装找到建文帝(惠帝)的尸体,并为他举行葬礼,但朱棣对建文未死的传言不敢掉以轻心。溥洽是建文帝主录僧,《明史·姚广孝传》记载“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
6、建文帝朱允_的下落,是千古疑案,是我国古代四大奇案之一,众说纷坛。自焚说。燕王破城,建文帝下令焚宫,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
建文帝是谁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至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建文帝朱允文。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人其称建文帝。
建文皇帝的谥号惠皇帝是黄彦清所加。建文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到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建文帝有后代吗
1、长子朱文奎:建文帝朱允炆长子,母皇后马氏。生于南京,祖籍安徽凤阳。洪武二十九年十月晦日,据说朱文奎出生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所以很不高兴。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建文四年,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之后,与其父朱允炆一起失踪。
2、有后代。称建文帝当时并没有死于火场,而是逃出南京之后,假扮僧侣,改姓名为让銮。并且世代繁衍,而让庆光自己就是建文帝的十五代孙。让銮在游历大川山水之时,题词作画,意图向世人证明自己是建文帝,死后便葬于武昌洪山。而这些事迹在《让氏家谱》中有所记载。
3、建文帝朱允炆共有二子:朱文奎、朱文圭。长子朱文奎,生于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十月晦日。据说朱文奎出生后,太祖朱元璋说:“日月皆终,大凶之象。”所以很不高兴。建文帝即位后,他被封为皇太子。靖难兵起,京城失陷,朱文奎也不落不明,年仅七岁。
4、所以可以看出,朱文圭是有后代的,但必须有盖庶人的称号。建文帝的长子朱文奎,和建文帝都失踪了,但他的次子朱文圭,却很好地结束了,他的后代也代代相传。
5、有二个儿子,一个失踪,一个死后没有孩子,可以说建文帝算是绝后了。惠帝二子。俱马后生。太子太子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少子少子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怜庶人无罪久系,欲释之,左右或以为不可。
明建文帝是谁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1398年6月30日至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建文帝下落之谜破解 福建惊现朱允炆陵寝(2008-06-09 15:02:13) 标签:文化 明朝开国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其太子早殁,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继承祖父大业成了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即建文帝。仅4年,朱允炆的叔父朱棣就发动兵变夺了侄子皇位,取而代之做了永乐皇帝。
明建文帝是什么意思?明代建文帝朱见深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永乐帝的孙子。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地方改革,并推行愚民政策,为人民谋利益。但不幸的是,他的改革和政策引起了朝廷权贵的不满和恐慌,最终被权臣谋杀,成为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建文之祸”。历史评价明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