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挑战杯获奖作品
各界挑战杯获奖作品:这个是全国的信息报备系统衫败,有作品信息的。
“青创北京”2022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赛道答辩毕塌毕于近日结束。
竞赛评审委员会共评出金奖作品107件、银奖作品197件、铜奖作品291件。现予公布。
根据竞赛整体安排,竞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7天的质疑投诉期。期间,竞赛评审监督委员会接受参赛作者、团队或高校的质询申请。
受理邮箱:bjstzb2022@163.com。
质询截止时间:2022年5月25日。
“青创北京”2022年“挑战杯”
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022年挑战杯大挑战——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学校初选将于明年三四月份开始,5月份进行地区选举,9月底10月初进行全国选举。
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大学生商业计划竞赛,又称商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是世界各国高校的一项重要竞赛。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与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提出一项具有手芹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并围绕这项技术、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书,以获得风险投资。
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大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三级赛制,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在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促进高校与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广东工业大学在挑战杯中拿过什么奖
2015年7月《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智慧城市”专项赛》斩获1个“特等奖”(特等奖仅三名),1个三等奖。
2015年5月《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11个特等奖,以总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捧得省“挑战杯”竞赛“优胜杯”
2014年5月《2014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11金5银2铜的优异成绩(获金奖数排全省第一),以总分第二捧得“优创杯”,“优秀组织奖”及11项“单项奖”。
2013年10月《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总分330分排第5位、总排名第11名,首次捧得“优胜杯”(全国仅24个)。参加终审决赛的6件作品,3项获得一等奖,3项获得二等奖(比上一届多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其中1项还获得交叉创新三等奖,总分排广东省第1名、全国地方院校第3名,获得高校“优秀组织奖”。
2013年5月《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8个特等奖,9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获得“优胜杯”。成为全国2015年全国第十四届“空游挑战杯”竞赛承办单位,香港科技大学为联合承办单位。
2012年11月《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1个金奖,2个银奖,荣获校级优秀组织奖。《“网络虚拟运营”专项竞赛》1个三等奖。历经14年的努力,终于问鼎“挑战杯”,登上全国“挑战杯”竞赛最高领奖台,首次获得该项竞赛最高奖——金奖!
2012年5月《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5个金奖,6个银奖,获金奖数排全省第二。
2011年10月《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2个一等奖,2个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挑战杯”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赛》获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
2011年5月《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7个特等奖,9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挑战杯”。
2010年9月《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2个银奖。
2009年11月《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学校以总分180分排全国1000多所参赛高校的第18位,学校排名56名!
2009年5月《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2个特等奖,3个一等奖,7件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捧回竞赛“优胜杯”。
2008年11月《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2个银奖。
2008年5月《第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2个金奖,5个银奖,1个铜奖。
2007年11月《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1个二等奖,2个宏此三等奖。
2007年5月《第九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1个特斗绝销等奖,3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捧回竞赛“优胜杯”。
2005年4月《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1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7个获二等奖,11个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2004年6月《第四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3个金奖,2个获银奖。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获奖的关键是什么?那些获奖的作品凭哪些东西或者优势获得了奖?
首先:创业项目的优势:1.参赛小组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或课外制作;2.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引用其产品;3.一项可能研究发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方向。
其次拆虚,书面评审标准:(1)执行总结 (5%) (2)产品/服务介绍 (15%)
(3)公司战略 (5%) (4)市场分析 (10%)
(5)营销策略 (10%) (6)经营管理搭御雀 (5%)
(7)创业团队 (15%) (8)企业经济/财务状况 (10%)
(9)融资方案和回报 (10%) (10)关键风险和问题 (10%)
(11)创业计划表述 (5%)
最后,正式陈述(55%)(2)回答问题(30%)
*产品/服务介绍和市场分析:10% *正确理解评委的问题:5%
*公司战略和营销策略:10% *及时流畅回答问题:5%
*团队能力和经营管理:10%知早 *回答准确可信:10%
*企业经济/财务状况:5%*对评委感兴趣的问题能做充分阐述:10%
*融资方案和回报:10%
*关键风险和问题分析:5%
*陈述时间控制:5%
(3)团队整体表现(15%)
*整体答辩逻辑严谨、思路清晰:5%
*团队成员协作完成:5%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5%
挑战杯中国银行含金量
挑战杯中国银行含金量好。新闻网讯(通讯员卢诗琪)6月25日,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宽梁赛决赛顺利落下帷幕。我校15件作品参赛,获银奖2项、铜奖12项。此次14件作品获奖,不仅展现了我校学凯巧咐子的时代风采,更体现出我校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和培育。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学生联合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协办。来自全省106所盯纯学校的1465个项目参加了本次竞赛,经过资格审查、文本评审、线上答辩等环节综合审定,我校15件作品参赛,获银奖2项、铜奖12项。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全国挑战杯竞赛同步的省级竞赛,大赛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被誉为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高分跪求挑战杯全国创业计划大赛获奖作品
第八届"挑战杯"终审结果一览表
编码 作品名称 学校 结果
BB211011 智能总线式开关系统装置 北方工业大学 三等奖
BB311021 GPS数据记录仪 北方交通大学 二等奖
AA211022 车辆电涡流缓速控制器 北方交通大学 三等奖
BB311023 有机电致发光矩阵屏的制作与研究 北方交通大学 三等奖
CC211031 对酵母菌细胞核内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动力学性质的研究及与其他典型网络的比较 北京大学 二等奖
ID311032 司法判决书中"双高"现象并存的另一种解释进路 北京大学 一等奖
JD311033 贫困学生怎么上大学?--中国高校学生贷款运行机制案例分析及其国际比较 北京大学 一等奖
HD211034 无"网"不胜--私营企业家的成长探析 北京大学 二等奖
DC21103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缺氧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北京大学 二等奖
GD411036 不动产证券化与北京奥运融资创新 北京大学 三等奖
AA211051 基于嵌入式的电子飞行仪表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等奖
AA211052 仿生飞翼布局飞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等奖
BA211053 基于判优决策算法的数据传输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三等奖
AC211054 一种有效爬越楼梯的的模块化可重组履带机器人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等奖
AA211055 模块化可重构蛇形机器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二等奖
EA211056 纳米光催化空气消毒净化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等奖
EB211061 水磨石纹永久性抗静电塑料地板砖 北京化工大学 三等奖
EA311062 碱性卤素二次电池 北京化工大学 三等奖
KD211071 二里庄外来劳动力调研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 三等奖
EA211072 高效、节能、环保型工业炉窑用档位蓄热器 北京科技大学 二等奖
EC211073 工业炉中超低NOx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 三等奖
BA211074 基于DDBS的大学生素质拓展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三等奖
EA211075 W/Cu梯度热沉材料的新制备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 三等奖
AA211076 自调档烟气排放多参数在线监测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三等奖
AA211081 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模型实现 北京理工大学 三等奖
HD211082 翟城报告--"三农"问题的调查及思考 北京理工大学 三等奖
AB411083 BFT-Ⅱ橡胶扭振减振器测试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 三等奖
AA211084 微小光纤光谱分析仪 北京理工大学 二等奖
DA411085 灵芝三萜类抗肿瘤组分和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工艺及其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 三等奖
AA211086 液压升降车体的概念车OCEART 北京理工大学 不入围
DC211091 施用沼液对桃树光合作用及生长量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 不入围
DC211092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行为学研究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 不入围
BC211101 智能化英语单词结构解析与同源词聚类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北京师范大学 三等奖
DC211102 一次性木筷资源再利用途径研究及其在环境教育中的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 不入围
HD311103 中国西部城市布局的创新构想 北京师范大学 三等奖
JD211104 北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 二等奖
JD411105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 不入围
JD211106 双耳分听任务中语音对汉字认知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 三等奖
EA411111 复合活化法制备高表面谈答炭质吸附剂及助剂HJ-1作用机理的研究 北京石油大学 三等奖
KD211121 中国通信运营企业的客户忠诚管理 北京邮电大学早滑 二等奖
BB411122 临面龋病自动诊断系统 北京邮含睁慧电大学 三等奖
JD211131 北京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 清华大学 一等奖
AA211132 轮式万向移动车体 清华大学 二等奖
BB311133 数码小键盘英文输入法及模型机 清华大学 不入围
BB211134 人体生物智能传感及应用系统 清华大学 特等奖
BA411135 高性能网络连接磁盘矩阵存储器RAID-M 清华大学 特等奖
BB211136 运动跟踪系统 清华大学 二等奖
DA311141 细菌种特异性的16S rDNA寡核苷酸探针数据库的初步构建 首都师范大学 三等奖
GD211142 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现状调查 首都师范大学 三等奖
CB311143 中小企业经营诊断及最优决策 首都师范大学 不入围
CB311151 基于组件式GIS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三等奖
EA311152 新疆可可托海海蓝宝石猫眼改善工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三等奖
JD211153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团体创新模式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等奖
BB211161 基于无线和红外扫描的仿GPS小区定位系统 中国农业大学 三等奖
AB211162 AISCR-1-100微机控制全自动智能除雪机器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一等奖
GD211171 盗版治理的阶段性选择--基于对中国软件市场的经济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三等奖
ID311172 他们为什么犯罪?--对北京、广州两地外来人口犯罪心理的调查分析报 中国人民大学 三等奖
GD411173 资本市场融资条件与产品市场竞争双重约束下的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一等奖
HD211174 危机干预实践:"非典"期间大学生心态变化过程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 特等奖
三等奖
挑战杯知识更多
全国金奖作品
中山大学怎么样?
简介: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各具风格,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中山大学是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1924年,由世纪掘派孝伟人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原名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为纪念中山先生,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师范等7个学院。1935年学校设立研究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科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山大学一直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也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建成,为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强强联合,组成新的中山大学,学科设置更加齐全,办学力量更为壮大。 中山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为博济医学堂,成立于186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西医学府,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并从事革命活动。1936年,博济医学堂发展成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广东光华医学院并入。学校先后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院医科大学,在医学遗传学、眼科学、肿瘤学、寄生虫学、内科肾脏病学、器官移植、传染性肝病、生物医学工程及分子医学等方面成绩显著。 中山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传统,学校的历史是和一批大师级的教授、学者联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来,学校不断延揽名师,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傅斯年、赵元任、顾颉刚、周谷城判稿、俞平伯、陈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都曾执教于中山大学。柯麟、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毛文书、陈国祯等著名医学专家曾执教于中山医科大学。大师们言传身教,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和开创学术新领域的勇气给中山大学这座科学殿堂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中山大学是一所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学、医学、药学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是中国的文化和学术在南方的一个重镇。全校设有36个学院(直属系), 9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9个本科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拥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7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生命科学与技术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中国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拥有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1个,还有专业学位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和广东省重点学科34个。 中山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职工近1300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300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00多人。教师队伍中各类学科人才辈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中山大学拥有水平先进、设施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以及1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有着强大的医疗资源,拥有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附属医院系统羡判。全校共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胃肠肛门医院)等5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中山大学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11万余平方米,位居全国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献保障体系华南地区中心,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7个中心之一。馆内藏书529.63万册,除了提供传统的书刊借阅服务,还有互联网信息浏览、光盘数据库检索、网络数据库检索等多种形式的电子信息服务,为师生员工迅速有效地利用电子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学四个校区均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四个校区之间的连接速率已达到千兆,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间实现了光缆连接,校园网的规模、用户数位居华南地区高校前列,是国内高校中网络铺设面最广、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园网之一,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中山大学依托广东,毗邻港澳,对外学术交流活跃。迄今为止,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团体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并与其中的40多所签署了交流协议,其中包括7所学校的校际本科生交换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均可申请前往这些大学进行半年到一年的学习。 中山大学现有本科生30000多人,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硕士研究生9000多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5000多人,外国留学生近1500人。 中山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素以“开放性、包容性、多样性”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宽松自主的氛围使得各级学生会和220多个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创意、尽情施展才华,营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动感的校园生活。暑假“三下乡”活动、中外优秀文化讲座、医学人文讲座、艺术与人生讲坛、科技艺术节、维纳斯歌手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生创意基金等几十个品牌活动已经成为中大学子彰显个性、拓展素质、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大学子频频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02年,获亚洲创业计划大赛会场冠军,并囊括所有单项冠军。继2002年我校学生辩论队获全国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2003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获得冠军。2004年,我校代表队在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总决赛银奖,在葡萄牙举行的21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世界总决赛中我校管理学院暴风雪队获得世界总决赛冠军。2005年,获得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一等奖。2006年,我校Blackstone团队在 “IBM杯”中国高校SOA应用大赛中力夺冠军;我校学生获香港举行的第四届投资策划ACCA大学生公开赛冠军。2007年,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泉志同学因在业余天文搜索与观测中发现不少小行星而获得由国际行星协会公布的苏梅克近地天体奖;近几年来我校还连续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数学建模美国赛一等奖;我校两支参赛队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全国一等奖;我校学生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08年,我校PT团队获得“IBM杯”全国大学生SOA业务流程建模竞赛决赛大中华区总冠军;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全球总决赛中,我校一直是中国六所传统强校之一,共10次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第27届ACM国际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银奖,在第2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铜奖,成为大陆当年唯一获得奖牌的高校,在第30届竞赛中,出线资格队数在亚洲大学居第二,在第32届全球总决赛再创佳绩;我校作品IQ小博网获第六届“挑战杯”瓮福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罗鑫同学获选赴德参加第58届诺贝尔奖得主大会;我校传播与设计学院樊瑾同学以总分第二的成绩入选中国大学生北极(斯瓦尔巴德)考察队;等等。 建校80余年来,中山大学为社会输送各类英才十余万人,校友遍及海内外,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以“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大”著称的中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近年来,我校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全国知名企业、各大医院、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国、升学深造的毕业生人数始终保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80%以上。随着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中国经济圈的崛起必将为中大学子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校研究生就业情况保持稳定,就业满意度高。2006至2008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高等院校、医疗卫生系统、公务员系统、国有重点企业等成为我校毕业研究生的主要择业对象。 中山大学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滨。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区树木葱笼,绿草如茵,景色秀丽,均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胜境。
注册资本:111423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