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一所医科大学,即安徽医科大学【/s2/】是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安徽省共建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前身是1926年在上海创办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1930年更名为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陆”的号召,迁至安徽怀远,成为安徽省第一所医学院。1952年迁往合肥,更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
【/s2/】安义大学2018年分数线为53【/S2/】
本级专业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省控线。
临床医学一书(“5+3”一体化)633 595 606.4 505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丛书595584589.9 5599999589
【/s2/】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5+3专业录取分数【安徽理科】【/s2/】
专业名称当年的最高分、平均分和最低分均为录取批次。
临床医学一批(“5+3”一体化)201760757567
一批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学)2017 587 568 563
【/s2/】临床医学概论(“5+3”一体化)【/s2/】
本专业是根据2013年12月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2015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设立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是指五年制本科课程,学生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并达到学分结构要求,完成所有教学环节并通过考试,在德、智、体、艺各方面达到毕业要求,准予五年制毕业,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安徽医科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实施细则》的规定,符合条件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具有毕业证书和医学学士学位的五年制毕业生无需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是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进行两阶段一体化培养。
培养目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道主义职业精神和拯救生命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提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和教学能力。
主干课程: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主科,注重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医学心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和儿科学。最后三年进入专业学位研究生阶段,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主要完成专业硕士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课程和临床实践。
学制:本科五年,硕士三年。
学位授予:毕业后符合要求者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符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主要就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级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工作。
该专业新生将随机分为第一临床医学院和第二临床医学院进行培养。
【/s2/】临床医学(儿科学)“5+3”整合简介【/s2/】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取得毕业证书和医学学士学位的五年制毕业生免试入学,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的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实行两阶段一体化培养。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临床能力为核心,具有扎实的儿科学基础理论和体系知识,较强的临床分析、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一定的临床科研及教学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和人文素养,能独立承担本学科常见疾病的诊治工作的临床儿科医生。
主干课程: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主要科目,侧重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开设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小儿内科学、外科学、小儿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和皮肤科等课程。最后三年进入专业学位研究生阶段,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主要完成专业硕士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课程和临床实践。
学制:本科五年,硕士三年。
学位授予:毕业后符合要求者将授予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符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主要就业去向: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儿科,从事儿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