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清明节最初的意思是春分后的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将4月5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清明节,也称为全国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中秋节,有些是在七月十四。过去是小秋,许多庄稼已经成熟。通常,人们想要祭拜他们的祖先,提供新大米和其他祭品,并向他们的祖先报告秋成的情况。
清明节属于鬼节,但它通常不被命名为鬼节,因为它主要祭拜善良的灵魂,家庭鬼魂或与他们亲近的人的鬼魂,并侧重于表达孝心和亲情,这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扫墓和郊游是基本主题。中秋节,通常被称为鬼节、石鼓和7月30日,在佛教中被称为兰花节。它有燃放河灯和燃烧纸锭的习俗。甚至恶鬼和野鬼也在这个节日里被献祭,重点是安抚鬼魂,不让他们做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