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中蜂过箱?
1、翻转过箱:适于能搬动、轻便的旧桶过箱。操作方法为:先揭开蜂桶盖,观察巢脾位置和方向,然后顺巢脾纵向和地面保持垂直,顺势将旧巢缓慢地翻转过来。接着把收蜂笼紧靠蜂团上方,以轻敲或浓烟驱蜂入笼,待蜜蜂全部爬上笼后,将旧巢搬走,将收蜂笼放在原巢位置,收留归来的采集蜂。
2、蜂过箱是将中蜂蜂群从木桶、树洞、墙洞等的固定蜂巢转移到活框蜂箱的操作技术。要进行中蜂的活框饲养,首先要将旧法饲养的蜂进行过箱。过箱对于蜂群是一种强迫的拆巢迁居。过箱过程中,脾、子和蜜都有一定损失,如不注意就容易飞逃。
3、中蜂过箱一般选在蜂群繁殖开始期、分蜂前期及分蜂期。这时子脾少,伤子轻,损失少,且管理方便。
4、一是翻巢过箱,就是将原蜂巢翻转180 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驱使蜜蜂迅速离脾进人蜂笼。二是不翻巢过箱,是指对那些不能翻转的蜂巢而采取的过箱办法。不论哪种办法过箱,操作时应有两三人协助,其中一人脱蜂、割脾、绑脾,一人收容蜂团入笼、协助绑脾以及清理残蜜等。
5、中华蜜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华蜜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mm。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或堵塞小孔数。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Apis cerana,蜜蜂科蜜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
6、想要留住抓来的蜜蜂,需要进行过箱处理,常用的过箱方法有不翻箱过箱和翻箱过箱,其实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种中蜂过箱技术,也就是常听说的借脾过箱。
中蜂过箱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过箱前,要根据要过箱蜂群的多少,准备好蜂箱、穿好铁线的巢框、插绑用的“V”形薄铁片、硬纸板、竹条、细铁丝、图钉等。还要准备过箱用的承脾平板、埋线棒、割蜜刀、蜂刷、面网、收蜂笼、钳子、剪刀、蜜桶、洗脸盆、毛巾、桌子等用具。
过箱操作要求快速利落,过箱前要根据蜂群的多少,准备好蜂箱、穿好铁线的巢框、承脾平板、埋线棒、插绑用的“V”形薄铁片、硬纸板、竹条、喷烟器、割蜜刀、蜂刷、面网、收蜂笼、钳子、剪刀、细铁线、图钉、蜜桶、洗脸盆、毛巾、桌子等。
过箱前的准备包括确保当地蜜源丰富,选择在15-20℃的晴暖无风天气进行,避免影响蜜蜂幼虫。检查蜂群的群势、巢脾状况和蜜粉储备,选择适合过箱的时间,通常建议在下午至傍晚进行,以利于蜂群安定,减少飞逃的可能性。过箱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翻桶过箱、原巢过箱、分蜂过箱和借脾过箱等。
准备巢脾 蜜蜂有依恋巢脾的习性,过箱时带上巢脾可以加快蜂群适应新环境。如果原始蜂群带有巢脾,可将其固定在巢框上并放入蜂箱。如果没有巢脾,可以借鉴其他蜂群的巢脾,或者放入巢础供蜂群建造新脾。确保巢础牢固地固定在巢框上,防止在蜜蜂建造过程中脱落。
要根据季节随时调整蜂脾关系 在自然状况下,中蜂依靠蜂团密集和疏散自行调节蜂巢中的蜂脾关系。而在活框蜂箱人工饲养条件下,则需要根据外界的蜜源气候变化,合理地调整蜂脾的关系。 早春时节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袭击,因此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适当紧缩巢脾,使蜂多于脾,并且将框距缩小以利保温。
桶养中华蜜蜂的详细过箱饲养技术
过箱操作技术要求快速、动作轻稳,以减少对蜜蜂的应激。绑脾时,需将巢脾紧贴上框梁,用绳子绑牢。过箱后需对蜂群进行补充饲喂和管理,以保持蜂群的稳定,加快巢脾的修补和蜜蜂的繁殖。过箱后的蜂群需要额外的管理,如提供蜜粉源、补充饲喂、管理蜂群,确保蜂群稳定和繁殖。
中华蜜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华蜜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mm。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或堵塞小孔数。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中华蜜蜂,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Apis cerana,蜜蜂科蜜蜂属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
由于过箱时对蜂巢进行了破坏,贮蜜也基本去掉,因此,过箱后的当天晚上,要对蜂群进行补充饲喂,连续喂2~3个晚上,以保持蜂群的安定和加快蜂群对巢脾的修补。过箱后的第二天,对蜂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几天后,如果蜜蜂已把巢脾修补完毕,就可把绑脾的绳子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