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总角,豆蔻年华,及笄,弱冠,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花甲,古稀...
1、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古稀: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九十岁。
2、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这个时期的孩子通常是指7至9岁之间,他们开始上小学,学习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岁。这个时期的女孩子正值青春年华,开始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及笄:特指女子十五岁。这个时期的女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开始考虑婚嫁事宜。
3、襁褓(qiǎng bǎo):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至3岁的儿童。 总角、垂髫: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jī):女子十五岁(女子成年)。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也是成童的代称。一般认为是十五岁以上。 加冠:男子二十岁(男子成年)。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别是...
分别是: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 而立之年:30岁。这个词汇原指人在三十岁时应该有所成就,能够独立立事。现在,它通常用来指代男性的三十岁。 不惑之年:40岁。这个成语意味着人在四十岁时,经历了许多事情,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感到迷惑。 知命之年:50岁。
分别是: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而立之年:30岁。而立之年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不惑之年:40岁。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
古稀之年,及笄之年,弱冠之年,期颐之年,不惑之年,分别代表多少岁?
古稀之年:70岁,及笄之年:15岁(女子),弱冠之年:20岁(古人二十岁成年,行冠礼,男子),期颐之年:100岁,不惑之年:40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古稀: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九十岁。其中,“豆蔻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五十:知命之年 六十:花甲之年 七十:古稀之年 八十:杖朝。耄耋之年:80~90岁。
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