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
施足基肥,泥鳅的食性较杂,水体中的植物、小动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苗种下塘前要施足基肥,以繁殖饵料生物。一般每平方米施有机肥10-15公斤。
建设场地 想要养殖泥鳅,就要在场地的建设上开始准备。场地一般是选择泥底的鱼池,如果是水泥地则需要铺上15-20厘米的泥土为底,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即可,在进行投放之前要对池底泼洒生石灰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泥鳅养殖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在放养鳅苗前20天对池塘进行清整、改造、消毒。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黄粉虫、蚯蚓、野杂鱼肉及畜禽下脚料等。此外还要注意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漏洞及时修补,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池塘处理:池塘四周夯实,周围修建好防逃设施,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设鱼溜。放养: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泥鳅苗,放养前,进行消毒。投喂:5-6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5%,7-8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8-10%。9-10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6%。
挖沟。在田间,挖一两条沟渠,可供泥鳅呼吸、活动,一般在稻谷周围或中间挖,还需要挖注水口、排水口,此外还要安装防护网。飞龙大棚保温被厂家精彩分享。护田。建议在山脊和周围地区固定土壤,不要露出土壤,还要用石板和其他建筑材料将它们隔开,以阻止田鼠等小动物伤害泥鳅。及时放苗。
本地泥鳅养殖技术
池塘处理:池塘四周夯实,周围修建好防逃设施,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并在出水口处设鱼溜。放养: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泥鳅苗,放养前,进行消毒。投喂:5-6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5%,7-8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8-10%。9-10月份,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5-6%。
建设场地 想要养殖泥鳅,就要在场地的建设上开始准备。场地一般是选择泥底的鱼池,如果是水泥地则需要铺上15-20厘米的泥土为底,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即可,在进行投放之前要对池底泼洒生石灰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如下:稻田改建 养泥鳅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稻田。
挖沟。在田间,挖一两条沟渠,可供泥鳅呼吸、活动,一般在稻谷周围或中间挖,还需要挖注水口、排水口,此外还要安装防护网。飞龙大棚保温被厂家精彩分享。护田。建议在山脊和周围地区固定土壤,不要露出土壤,还要用石板和其他建筑材料将它们隔开,以阻止田鼠等小动物伤害泥鳅。及时放苗。
配制养殖环境:使用水泥池塘、塑料池或者水槽作为养殖场所。保持水质清洁,充分通风,避免水温过高或者过低。 种苗选购:选择健康、大小均匀的种苗进行购买。通常泥鳅和黄鳝的标准长度在5-8厘米之间。
稻田泥鳅养殖技术 场地:需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稻田,需在稻田四周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泥鳅逃跑。喂养:根据泥鳅的投放密度,可以适量投喂一些饵料,促进泥鳅更好的生长。需保持稻田中水分充足,且给水稻施肥撒药的时候,需注意不能对泥鳅造成伤害。
四川泥鳅养殖技术?
四川泥鳅养殖技术 场地:准备一个大小适宜且富含腐殖质的池塘,养殖前需将池塘消毒,并且在四周安装防护栏。鳅种:选择健康、无病害的泥鳅苗,将其饲养到7毫米常左右,就可以将其放在池塘中。养殖:泥鳅生长期间需水质管理,度定期施肥,还需要根据水质的情况施加肥料。
泥鳅生长最适合的pH值是7至5,由于池塘中藻类植物的生长,泥鳅养殖中常常会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可以通过泼洒生石灰的方法来调节。 池塘中的溶氧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溶氧量指水中氧气的含量。测试溶氧量的时候将水样加入5滴溶解氧试剂,与色卡颜色比较,即可得所测水样的溶氧量。
养殖管理 养殖管理是泥鳅养殖的核心环节,包括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在饲料管理方面,应根据泥鳅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科学配制饲料,保证泥鳅的营养需求。在水质管理方面,应定期检测水质,及时调整水质,保证水质清洁。在疾病防治方面,应定期检查泥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求泥鳅的繁殖和养殖技术
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辅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
温度 泥鳅适宜生长发育的水温是在18-30摄氏度之间,虽然在这个温度间泥鳅能够生存,但是适宜其繁殖、产卵等的水温要更加严格一点,最好以22-28摄氏度左右为宜,在水温18-20摄氏度时多在早上产卵,25摄氏度以上则在晚间产卵。
泥鳅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应尽可能达到:水源要充足可靠;水质清新无污染;给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土质应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之地。
人工催产一般需要准备专门的催产物质,另外,适宜的环境包含的因素是比较多的,最重要的就是水温,需要一直保持在20度左右,这样不论是产卵还是孵化,都是比较合适的。除了水温之外,需要注意的因素还有溶氧量、饲料,水中还需要有一定量的淤泥,这些因素都得保持适宜。
泥鳅繁殖和孵化技术 选择亲鳅 要求亲鳅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且年龄为2-3龄,雌性泥鳅的体重为15-25g,而雄性泥鳅的体重在12g以上。注意:可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中捕捞亲鳅。放养亲鳅 (1)亲鱼培育池的面积一般为80-120平方米,水深一般为70-80cm。
泥鳅因其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现就泥鳅的苗种培育、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一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