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成功摘星,航天时常超所有航天员,颜值是最不值一提的优点
出差半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在完成所有任务后成功着陆,在太空中“飘”了半年的三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回归地面,再次感受到了来自地心引力的召唤。
从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到4月16日成功着陆,这次的航天任务长达半年,三位航天员中也已经有两位累计在太空中呆了超过100天,优雅美丽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便是其中之一。
王亚平是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站的女航天员,也是第一位实现太空出舱的女航天员,也是我国所有航天员中累计在轨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
从太空成功摘星的王亚平笑容灿烂,神采飞扬,在北京西郊机场与家人的对视,更是不难看出她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
王亚平出生于80年代的山东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她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里王亚平是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王亚平出身平凡,家境也算不上富裕,一家四口基本上靠种樱桃为生。
可王亚平的生活在她高三那年出现了转机,空军学校来招收选拔第七批女飞行员,飞行员的招收要求本就严格,女飞行员的招收更是罕见,当然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当时学习成绩优异,正在备战高考的王亚平在老师的劝说下报名参加竖脊了选拔,身体素质、条件等各方面都很优异的王亚平颂简成功入选,进入长春飞行学院进行训练和学习。
飞行员的训练任务是十分繁重且刻苦的,王亚平在飞行学院的学习和训练中,不管是文化成绩,还是训练成绩,都十分出色,这当然和她的勤奋和努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飞行学员四年的课程结束后,王亚平顺利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在武汉的一支部队中担任运输机飞行员。
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王亚平的航天梦也源自于2003年杨利伟的成功飞天,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王亚平完全有条件完成这个梦想。
在王亚平作为飞行员的几年飞行生涯中, 她完成了1600小时的安全驾驶,还出色地完成了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任务,北京奥运会的一系列天空任务。
王亚平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王亚平和丈夫赵鹏在2004年相识,2006年结婚,两人的相识相知相爱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
赵鹏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是毕业后,2004年在部队认识的。当时我刚到飞行部队,参加完改装,因为有很多飞行上的问题不太懂就到处求教,就认识了她。
后来,我从武汉调到了开封,一次偶然的机会,部队一位大姐帮我们撮合成的。”
就是这样的经历,两位飞行员的结合成了大家眼中神仙眷侣般的浪漫爱情,但是飞行员的爱情也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辛酸。
两人分别在开封和武汉两地执行飞行任务,而且通常情况下任务都很繁重,聚少离多,可是距离没有隔断感情,在时间和空间的考验下,二人的感情和婚姻也更加厚重稳定。
身为丈夫的赵鹏经常给妻子制造一些浪漫的惊喜,两人更是约定好飞行降落后都要给对方保平安,比翼双飞这个词来形容他们俩一点也不为过。
结婚的第三年,也就是2009年,两人本来计划要一个孩子,可是当时正是航天员第二批选拔的时间,有着航天梦的王亚平只能暂时搁置这个计划,投入航天员选拔的学习和训练中。
赵鹏当时十分不赞同王亚平的决定,这也是两人结婚后唯一一次争吵。
赵鹏非常担心王亚平的身体,不愿她再承受巨大的负担,可是他也了解自己的妻子,了解她的志向和抱负,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支持她。
在第二批航天员的选拔中,两位余樱渗女航天员王亚平和刘洋通过了层层筛选,遗憾的是最终王亚平还是与神九擦肩而过,
可是王亚平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航天梦,她仍在努力学习和训练,终于在神十的航天员选拔中脱颖而出。
王亚平被选上神十航天员之后,被调到北京进行进一步的训练和学习,丈夫赵鹏也选择主动调到北京,到了北京之后赵鹏的飞行任务减少了许多,但是多了能照顾妻子的时间。
神十在2013年成功进入太空,神十的航天任务结束后,看过浩瀚宇宙的王亚平深知自己的不足,选择了继续深造,对此赵鹏也很支持。
在2016年,已经36岁的王亚平和赵鹏有了一个女儿,有了女儿后的几年,王亚平也没有缺席孩子的成长生活,
直到神舟十三号航天任务落到肩上,王亚平暂别了五岁的女儿和丈夫,开始了长达半年的航天任务。
在之前的神十航天任务中,王亚平就已经成了首位“太空教师”,给大家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这次她的航天任务之余,在另外两位航天员的配合下,也给全国中小学生以及她六岁的女儿,进行了两次的“天宫课堂”。
半年的时间,地面与太空的距离,时间和空间隔不开的是 情感 。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出征之前, 五岁的女儿跟王亚平有个浪漫的约定,妈妈要去摘星星了, 女儿要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等妈妈摘星回来。
4月16日神十三着陆成功,王亚平安全出舱,丈夫和女儿手捧花束接王亚平回家时,相信不止他们一家三口,所有看见这个画面的人心中都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
宇航员在被选入队伍之后,要经历四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王亚平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说过,自己那几年一直在学习各种知识,一共三十多门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空气动力学、天文学、解破学、轨道学,还有飞船设计原理、机械制图等等。
进入航天员队伍后的几年,王亚平白天的课程安排得很满,晚上还要完成每门课程的作业。她基本上有三年没有出过航天城的大门,没有逛过一次街,每天书桌上的台灯都要亮到凌晨。
除了专业知识课程之外,还要进行各种体能训练,包括各种体能训练、极端的外部条件下的生存训练、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极限训练。
航天员有一种训练是水下训练,航天员要穿着120多公斤重的舱外航天服在水下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比如爬行和操作设备等等。
一次水下训练要持续进行六七个小时,在这六七个小时里航天员不能吃饭不能上厕所,除了要克服水中的阻力,还要一直承受着来自航天服的高达40千帕的压力。
王亚平说自己在水下训练结束吃饭的时候,拿筷子的时候手都是抖的。
体能训练之外还有十分挑战人体生理心理极限的训练,有一项训练需要航天员72小时一个人呆在狭小的空间内, 没有人说话,不能睡觉,还要保持清醒地进行工作 ,这是为了训练航天员的空间适应性,是对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状态极大的挑战。
在这些训练结束后,航天员还要进行各项检测,看身体的心脏、血压等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可以说成为一个合格的航天员不但要付出日复一日的努力,还要经历重重考验。
在进入飞行学院之前,王亚平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神十和神十三的“天宫课堂”也算是让她圆了一个小小的理想,成为了一位特殊的教师,在太空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上课,这样的事情也只有航天员才能做到。
“天宫课堂”给大家介绍了我们的空间站,在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下进行各种实验,给孩子们科普物理常识,别看这几节课的时间不长,传达的知识也是一些常识,但“天宫课堂”的圆满成功是多少代航天人的努力才换来的!
王亚平在神十飞行任务结束后,选择了继续深造, 在北大获取了传播学的硕士学位,2018年之后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优秀的她一直没有停下脚步,时刻不停地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出色的飞行员是万里挑一,那么航天员可以说是亿万人里面挑一个,女航天员更是如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年轻时英姿飒爽的王亚平,经过时光的打磨更加自信从容,知性优雅,颜值是她身上最不值一提的优点,在事业上是不折不扣的成功者,是航天女英雄;
还有着令人羡慕的幸福家庭,有英俊体贴的丈夫,有可爱机灵的女儿,无论是学业、事业还是家庭,王亚平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这样优秀的女性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
女航天员王亚平的老公是山西人吗?
是。
王亚平的老公叫赵鹏,忻州原平人,现为中国飞行员。
赵鹏在高中读书期间被“招飞”,后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2006年国庆,与王亚平结婚。
人物经历:
1997年,王亚平被选至长春飞行学院。4年间,她不仅学习了大学文化课程,还学习了飞行驾驶技术。
1998年,王亚平得到试飞机会,首次驾机驶上蓝天。此后9年间,她的天空飞翔时间达到800多个小时。橘碧
2001年,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的王亚平进入武汉空军运空迹输航空兵部队,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她不仅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
2008年,王亚平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此前也参加过多次战斗伍并备演习。
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
王亚平个人资料,王亚平个人资料
王亚平个人资料,我整理,欢迎阅读!
中文名:王亚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籍贯:山东烟台
出生地:山东省烟台市
出生日期:1980年1月
职业:航天员
毕业院校:空军长春飞行学院
主要成就:“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务组成员
王亚平图片
王亚平资料
王亚平,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 *** 党员,学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中国人民 *** 航天员大队四级航天员,少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6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近三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将成为中国首位“80后”女航天员。
人物生平
王亚平老家在山东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生于1980年1月。是地地道道的烟台人,父母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福山家中还有一些樱桃树,是主要经济来源。王亚平姐妹二人,她是老大,如今妹妹和父母也都在武汉。
已婚,且已生育,丈夫赵鹏也是一名飞行员,两人却分隔在相距数百公里的不同单位。
王亚平是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蔽掘来自山东烟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和体育成绩都比较优异。1997年高考那一年,听说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但是人数很少,她本来不想去,因为竞争很激烈,后来在同学们的怂恿之下,王亚平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参加了体检,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烟台市和济南的大体检,高考分数下来以后,就收到了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了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中的一员。从小到大,想过当医生、当律师,可是从未敢想过会当女飞行员。就这样,1997年的8月份,带着美好的愿望,王亚平来到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涯。
长春飞行学院的生活是艰苦的,入校的第一天,她就和大家一样,被迫剪去了心爱的长发留起了男孩式头发,长飞院的一年零八个月,她们除了学习大学课程以外,每天都得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还进行了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的训练。由于王亚平从小到大体育都比较好,初中、高中一直都是校队的,所以这些苦对她来说都没有觉得很苦。1999年的4月份,淘汰了七名同学以后,她们剩下的30名学员顺利地转入了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在初教机飞行团,当第一次在教员的带飞下飞上蓝天,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王亚平心里感到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那一刻她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女飞行员的骄傲。是的,尽管失去了同龄人拥有宏正核的一些东西,可是作为飞行员得到的东西,是她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清衡的,热爱飞行、热爱蓝天,从那一刻开始结下了深厚的蓝天之情。经过了两年零四个月,王亚平以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从一飞行员毕业生分配到航空兵某师某团。该团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全国大多数女飞行员都集中在这里,这里先后涌现出了岳喜翠、刘晓莲、程晓健等一大批英模人物,来到这里,王亚平一直以她们为榜样,努力学习飞行技术,3年多过去了,她的飞行技术已比较过硬,航理考试连续两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王亚平会更加努力,沿着前几批女的光辉足迹成为女飞行员队伍里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