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包袱?相声里的术语都什么意思?
1、旧相声术语。指没有听众或者很少,火年儿”旧相声术语,指听众很多 “挑笼子”相声界行话,说相声“挑笼子”的,与唱戏的角儿的“跟包”有些相象,但又不完全一样。
2、说一个人有包袱,指的是对方有喜剧效果,其中包袱是一个相声术语,指的是利用语言艺术,经过不断的组织、铺垫,最终达到的喜剧效果。包裹行李 说一个人有包袱,意思是对方有行李、包裹。
3、包袱指相声、独脚戏、山东快书等曲种中组织笑料的方法。一个笑料在酝酿、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习惯上也将笑料称为“包袱”。
相声组织笑料的手法
1、相声中用来组织笑料的手法叫包袱儿。包袱儿是指经艺术处理而组织、制造的笑料,使观众感到出乎意料,失声大笑,仔细回味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包袱儿是相声界的术语,是比喻词语。
2、三番四抖——又叫三顶四撞,相声组织包袱的手段之一。指相声表演时,经过再三铺垫、衬托,对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制造气氛,然后将包袱抖搂开以产生笑料。所谓“番”,就是遍数;“抖”,就是抖搂。
3、包袱,指相声、独脚戏、山东快书等曲种中组织笑料的方法。一个笑料在酝酿、组织时称“系包袱”,迸发时称“抖包袱”。习惯上也将笑料称为“包袱”。很多人把“包袱”和笑料画等号,这是不对的。
4、包袱就是笑料,或者组织笑料的方式。马季在其《相声艺术漫谈》中将组织包袱儿的手法分为二十二类。这些手法一般是交错、混合使用。
5、是指利用夸大的形容来制造笑料。如《百吹图》中大部分利用“夸张”的手法制造笑料,“把死人说活”、“用相声救火”等。 1巧合 “包袱”种类之一。是指利用情节的巧合制造笑料。
什么叫相声刨活
刨活也叫刨底,意思就是把相声演员准备好的包袱提前抖出来,以达到意外的效果。那么发生这种事到底好不好呢?还要分情况讨论。刨活也分台上和台下。
刨活也称作刨底,把悬念或是包袱提前告诉观众或者听众,从而大大削弱的作品的感染力或效果,通常叫刨活,刨底包袱叫刨底。
“刨活”是指与一般情况相反,为了达到另一中特殊的作用,故意预先将矛盾揭穿,是相声的另一种表现方法。刨活是把悬念或是包袱提前告诉观众或者听众,从而大大削弱的作品的感染力或效果,通常叫刨活或者刨底。
说相声包袱被观众猜中叫刨活。也称作刨底,把悬念或是包袱提前告诉观众或者听众,从而大大削弱的作品的感染力或效果,通常叫刨活,刨底包袱叫刨底。
德云社家规,不准刨活阴人的意思是:不允许使坏、互相使绊。
相声观众接茬叫刨活。相声演员自己设计桥段自己刨活是为了效果,但是观众有些时候刨活,直接把演员们马上要说的包袱给抖出来了,让节目演出效果大打折扣,也让演员很为难。
相声术语的专有词汇
相声的常用术语有:包袱:相声中的笑料,起到引发笑点的作用。逗哏:相声表演中负责抛出笑料、引发笑点的演员。捧哏:相声表演中负责接住逗哏的包袱并配合表演的演员。垫话:相声表演开场时用来暖场的闲话。
“吊坎儿”:又叫春点,吊坎儿就是那些过去吃江湖饭的人的一种术语。这种术语两个目的:一个方便,另外一个是保密。“空码儿”:指没有师承的相声演员或者外行。
调侃儿 Diào Kǎnr 春典 唇典 江湖黑话,相声业内的一种秘密联系方式,就是“调侃儿”、“春典”“唇典” 。说文言叫“转文”,说韵文叫“上口”,说黑话就叫“调侃儿”。
旧相声术语,指听众很多 “挑笼子”相声界行话,说相声“挑笼子”的,与唱戏的角儿的“跟包”有些相象,但又不完全一样。
只有铺垫稳妥了,包袱笑料的幽默才能有最大的发挥。三翻四抖,就是把一个笑料不断的在整个节目中穿插出现,让幽默闪光延续,通常相声可以分为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就是“一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