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文言文全文翻译
顾恺之文言文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恺之博学有才气,曾经写《筝赋》,完成后,对人说“我的赋可比嵇康的琴声,不欣赏的人一定因为是后罪之作儿舍弃它,非常赏识的人也会因它非同凡响而重视它。
顾恺之字长康翻译这文很独特呀,选自《晋书》又删了一部分,把节选部分翻译放出,如果要全文翻译再说。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川的模样形态。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
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是晋陵无锡人。学识广博有才气。人们问他会稽山水的状貌。顾恺之说:“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好像云兴霞蔚。”顾恺之经常吃甘蔗,总是从梢头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奇怪,他说:“渐入佳境。
有人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顾恺之很高兴,拿柳叶遮蔽自己,相信别人没有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因此世上传说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我国著名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
徐渭 明朝书法家徐渭在直浙总督胡宗宪的总督府任职,徐渭常常与朋友在市井饮酒,总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开着大门等待。有人报告胡宗宪,说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声叫嚷,胡宗宪反而加以称赞。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学画和篆刻。二十七岁那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1889年春节的一天,书画家给齐白石出了个画题,让他画一张横披。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王羲之、颜真卿、米芾、赵孟頫、王铎等。王羲之 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人物简介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
顾恺之的生平简介 顾恺之,字长康,小名为小虎子,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顾恺之见多识广,才思广博,擅长写诗作赋和书法,尤其擅长绘画,主要精通画人物画和山水画。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是东晋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我国如今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就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原作已轶失,现存唐代摹本,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关于顾恺之的文言文
1、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彷佛云兴霞蔚。”顾恺之每每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独特,他说:“急转直下。
2、原文: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3、渐入佳境 古文翻译 译文:顾恺之常吃甘蔗,每次都从底下(甘蔗下面的细稍稍)开始往上面(甘蔗粗粗的茎部)吃。有时候 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这是)慢慢地往好的境地发展(越吃越甜)。
4、顾恺之说道:千山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彷佛云兴霞蔚。顾恺之每每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先吃直到根部。有人感到独特,他说:急转直下。
5、有一篇文言文《顾恺之三绝》中,详细介绍了顾恺之为什么会被称为三绝,画绝是因为顾恺之尤其擅长于绘画,而且画得出神入化,当时没有人能跟他比。
6、母亲年纪大了,顾欢一边亲自种地,一边背书,晚上就把糠点燃,照着看书。同郡顾恺之来到县里,见到他(如此勤学)感到诧异,让自己的几个儿子与他交朋友 ,到了孙宪之处,和他们一起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