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磬、编钟的介绍
1、组成:编磬用石或玉制作,盛于春秋战国时期。编钟用青铜铸成,盛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数量:编磬由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磬悬挂在木架上,有25枚一组,41枚一组等。
2、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3、(1)一种古代打击乐器,由悬挂在木架上的一组磬组成。结构是:编(左右结构)磬(上下结构)。注音是:ㄅ一ㄢㄑ一ㄥ_。拼音是:biānqìng。
4、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磬。亦传至东亚其他地区。
5、曾侯乙墓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外加楚惠王送的一件大镈钟共65件组成。这些钟分3层8组挂在钟架上,直挂在上层的3组叫钮钟,斜悬在中下层的5组叫甬钟。
6、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编钟简介,关于TA的资料
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 ,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曾侯乙编钟为东周时期(战国早期),周王族诸侯国中姬姓曾国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体现了周王朝治国基础的礼乐制度。总重2567公斤,长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短钟架长335厘米,高273厘米。
编钟起源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编钟是古代宫廷中主要的演奏乐器也是大型打击乐器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一的扁形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打奏乐。
战国编钟的介绍
战国是一个时间段。中国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编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
(1) 闻名于世的65件编钟,出土时分三层悬挂在钟架上,最大的一件甬钟高153厘米,重206公斤。全套编钟总重量2567公斤。编钟上刻有关于记事、标音、律名关系的错金铭文。
编钟是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春秋末期至战国时期的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等。
编钟共有六十五枚,全部为青铜铸造,制作精美。钟架呈曲尺形,铜木结构。钟列在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钟十九枚,中、下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份,分为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
编钟简介怎么写
1、编钟也是古代统治者专用的乐器,反映名分,是等级和权利的象征,只有在天子、诸侯行礼作乐时方能使用,即「钟鸣鼎食」。 种类及结构: 编钟的顶端有柄的称为甬钟,顶端带钮的为钮钟。
2、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当时多为三枚或五枚一组,能演奏旋律。商代编钟造型别致,椭圆形,钟的表面有简单的兽面纹饰。编钟西周中晚期,编钟已由三枚或五枚发展为八枚一组,能发出相隔一个小三度或大三度音程的两个音级。
3、编钟,一件充满艺术韵味的古乐器。它的设计充满了古典美,每一个铜钟都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上面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精湛雕刻技艺。
4、编钟由若干大小不同的“钟”组成,每一个钟体上饰有简 单的兽面,内腔是空的。
5、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编钟的特点及用途,还有来历
1、礼仪之器:曾侯乙编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礼仪之器,常用于宫廷音乐、祭祀仪式等场合。在古代,编钟被认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编钟演奏音乐。
2、编钟是一种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周朝,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鼎盛。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在网上,或者博物馆中见过编钟,它是由青铜铸成,每个钟按照音调高低依次排列,用不同的工具敲打乐音也会不同。
3、艺术特点: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
4、因为得不到很好的保护,这些编钟的表面都是被腐蚀了之后的样子,它们的表面都是被腐蚀之后的铁锈。只有在经历了修复师修复之后,它们才能以真面目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5、一是1978年8月1日曾侯乙编钟原件演奏会。二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庆典上用复制的曾侯乙编钟演奏。作者通过写编钟,赞美了我们的先人具有制作乐器的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
什么是编钟?
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西周中期的大小3件一组的编钟,是1954年在陕西长安县普渡村长白墓出土的。这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编钟。它已是依一定音阶组成的旋律音器。近年来,各地出土的编钟数目逐渐增多。
编钟是汉族古代一种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编钟是古代宫廷中主要的演奏乐器也是大型打击乐器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一的扁形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打奏乐。 编钟一般在民间很少流传。
编钟是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最早出现在夏朝,属于敲击体鸣乐器,在八音中属于“金”类乐器。在中国古代,编钟多用于宫廷演奏,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