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罗斯福的详情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英文全名为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翻译为中文则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以下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生平简介: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30—1945.4.12)是美国第32任总统,出生于纽约。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一个百万富翁。母亲萨拉·德拉诺比父亲小26岁。罗斯福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执政后,以“新政”对付经济危机,颇有成效,故获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选连任。第二次世界大战初,美国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对希特勒采取强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国。1941年底,美国参战。罗斯福代表美国两次参加同盟国“三巨头”会议。罗斯福政府提出了轴心国必须无条件投降的原则并得到了实施。罗斯福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构想掘橘,也得到了实施。63岁时由于脑溢血去世。
1905年,罗斯福与安娜·艾利诺结婚。艾利诺是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结婚时西奥多·罗斯福还在任职期间,总统亲自参加了他们的婚礼。他们有五子一女。
以下则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家庭情况。
安娜·艾利诺·罗斯福·多尔·伯蒂格·郝斯特德
罗斯福与安娜·艾利诺·罗斯福的第一个孩子,独女
生于:1906年5月3日 出生地:纽约海德公园
卒于:1975年12月1日 死亡年龄:69岁零7个月
死因:癌症 教育:私立学校,康奈尔大学
职业:主妇,母亲,新闻作家
配偶:克蒂斯·迪恩·多尔;约翰·伯蒂格;詹姆斯·艾迪森·郝斯特德
子女人数:多尔2人;伯蒂格和郝斯特德无
作为富兰克林和艾利诺·罗斯福唯一的女儿,安娜·艾利诺7岁时随父母来到华盛顿,之后她继续就读于女校。艾利诺曾讲安娜受到的管制太严了,并承认这对孩子的教育毫无益处。因为母亲对如何带孩子一无所知,所以有时她会铅散缓做蠢事。一次,艾利诺把小安娜放在铁笼中挂在屋槐模外,她相信呼吸新鲜空气会对女儿的健康成长有益,可邻居对此大惊,威胁要号召大家反对虐待儿童。
1925年,安娜从学校毕业。她高高的个子,棕色的头发。专制的祖母萨拉·富兰克林把她带到国外,安娜当时不想上大学,这令祖母很满意,她警告安娜别当“学究”,以免因为男人害怕而成个老姑娘。但安娜不愁嫁不出去,事实上,她一生结了三次婚。
安娜没听祖母的劝告,而是决定上大学。她喜爱户外运动,也喜欢动物,于是,到了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20岁时,安娜因嫁给大她10岁的股票经纪人克蒂斯·多尔而中止了学业。她向多尔解释为什么结婚时直言不讳:“我想结婚就结婚,因为我想逃避。”安娜所指的是母亲与祖母之间的拉锯战。可想而知,安娜的婚姻不会长久。她与丈夫在结婚六年并生有二子后离异。自此,安娜的父亲就任总统,全家搬到了白宫。
在父亲1931年首次竞选总统时,安娜遇到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约翰·伯蒂格,并爱上了他。虽然芝加哥论坛报坚决支持共和党,并在罗斯福任职期间猛烈攻击他本人及其政策,但报纸的态度并没有影响安娜和伯蒂格的结合。他们于1935年结婚。伯蒂格离开论坛报转而从事公共关系工作。此后在罗斯福的另一敌人威廉·兰道夫·赫斯特的帮助下,他当上了西雅图路透邮报的编辑。
赫斯特与罗斯福的关系受到公众的批评,安娜夫妇便离开了西雅图,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买了一家导购报纸,期望能将它办成日报。他们倾其所有投资办报,还向安娜的母亲和弟弟杰米借钱,但终究还是失败。他们的婚姻也宣告失败。伯蒂格离开了凤凰城,而安娜继续奋斗到1948年夏天。面对强烈的反对,安娜自卫道:“我喜欢与反动垄断作斗争,我痛恨他们现在这个国家的这么多领域内获胜。”1949年她与约翰离婚。伯蒂格再婚,但是1950年10月29日,他从纽约一家旅馆的七楼上跳楼自杀。
安娜不屈不挠,又重新开始。1952年她嫁给了詹姆斯·A·郝斯特德医生。郝斯特德医生对身心疗法非常感兴趣。安娜夫妇在加州过着平静的生活,偶尔去伊朗或华盛顿出游。作为福布莱特学者,郝斯特德医生也是华盛顿退伍军人管理局的一员。1960年这对夫妇在伊朗建了一所医学院。
这对夫妇后来回到纽约,1975年安娜因喉癌去世,葬在她的出生地海德公园。安娜和多尔的儿子把姓由多尔改为罗斯福。
詹姆斯·罗斯福
罗斯福和安娜·艾利诺·罗斯福的第二个孩子,长子
生于:1907年12月23日 出生地:纽约海德公园
卒于:1991年8月13日 死亡年龄:85岁零9个月
死因:中风,长期帕金森症
教育:格罗顿预科学校,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法学院
职业:商人,政治家,教师
配偶:贝西·库欣;罗麦乐·特丽莎·斯内德;格来迪斯·
艾琳·欧文斯
子女人数:库欣3人;斯内德和欧文斯无。
人称富兰克林与艾利诺的长子继承了父亲的魅力、无尽的精力以及父亲演讲和雄辩的才能。詹姆斯26岁时父亲当选了总统。他在男子学校格罗顿预科学校毕业后上了哈佛大学,最后在波士顿大学法学院完成学业。毕业后他进入了保险业。
被称为“杰米”的詹姆斯曾担任父亲在马萨诸塞州的竞选班子负责人,父亲当选总统后,杰米认为他也应该有责任为父亲新政府的成员任命提些建议。然而此举遭到公众的极力反对。于是杰米出走欧洲。他再次回到美国后,据传曾被考虑为总统秘书人选,但由于公众的强烈反对,富兰克林不得不放弃这一打算。但不管怎样,杰米还是有自己的想法。
1935年,年近而立之年的杰米担任国家粮食发酵公司的总裁,生产工业用酒精。这次公众又从这位总统之子身上挑出了毛病,有传言说公司的后台与黑手党有联系,而且杰米是因为他的总统之子身份才当选的。杰米又成了众矢之的。他辞了职,声称因为时间冲突,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此后,杰米做为总统助理随父亲到南美洲参加了美洲会议。他的官衔是海军中校。此举又遭到非议,他又辞了职,但仍为父亲服务。
1938年杰米重操保险业,成为年轻人中有资产25—100万美元的“大款”。这次公众大怒。杰米在一次广播中发言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利益。但他还是离开了保险业转向电影业,很快就做了格得韦恩电影公司的总裁,并最终创建了自己的电影厂而且生产了西部片。
二战中,杰米任海军上尉并被派到中东和远东任视察员。为了上前线,他不得不搬出父亲来迫使上级相信溃疡不会妨碍他执行任务。他是正确的。他不仅参加了战斗,还因勇敢获得了银星勋章,他随军转战瓜达尔卡纳尔、特拉瓦和中东太平洋地区。
1945年罗斯福总统去世。战争结束后,杰米离开部队回到加州担任民主党发言人。
马上,杰米与沃伦伯爵竞选加州州长一职,他没有成功,但他的政治生涯并未自此而告终。他不费吹灰之力便连续担任了六届洛杉矶国会选区的众议院议员,还于1965年至1966年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但他最终还是辞去了这一职务回到了商界,有争议的是他于1972年加入了尼克松的民主党一方。80年代他更加关注政治,并建立了国家保障社会安定和医疗委员会。
晚年,杰米回到加州并继续在各大学任职。他死于加州的新港湾。
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福夫妇的第三个孩子,次子
生于:1909年3月18日 出生地:纽约海德公园
卒于:1909年11月8日 死亡年龄:8个月
死因:流感?
富兰克林与艾利诺的第三个孩子是第一个与父亲同名的孩子,他不足九个月就夭折了。可想而知,这给罗斯福家带来了多大的打击,这个孩子生长在一个有影响的家庭,他的早亡带来的痛苦不言而知。这位20世纪的总统巨人在1909年尚未成名,历史上也只记载了西奥多·罗斯福的一个并不富有的远亲家死了一个人,仅此而已。
艾略特·罗斯福
罗斯福夫妇的第四个孩子,第三个儿子
生于:1910年9月23日 出生地:纽约海德公园
卒于:1990年10月27日 死亡年龄:80岁零1个月
死因:心脏病 教育:格罗顿预科学校
职业:商人,士兵,作家
配偶:伊丽莎白·勃朗宁·多纳;鲁丝·约瑟芬·古金斯;费雅·爱默森;米诺娃·贝尔·罗斯;比波蒂
子女人数:多纳1人;古金斯3人;其他无
艾略特出生不久,父亲便入选纽约州议会。他是五个长大成人孩子中的第三个,在海德公园长大。和其他兄弟一样,他也上了格罗顿预科学校,但是他打破家庭传统,并没有继续上学,而是开始了工作。他进入了广告界,在父亲任总统前已小有成就。
艾略特一直对飞行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最终成了飞行界的著名专家。正是这一爱好使他与安东尼·弗尼偶然相识,而当艾略特替德国弗克飞机制造商说话时则引来了头条新闻,并给罗斯福的敌人提供了借口攻击罗斯福。由于这一丑闻,艾略特回到了广播界并在第二个妻子的家乡得克萨斯州福特沃斯的一个农场定居下来。他的第二个妻子是这里的继承人鲁丝·约瑟芬·古金斯。
美国加入二战前,艾略特被任命为美国空军上尉,他再次打破了罗斯福家族参加海军的传统,尽管他的兄弟和西奥多叔叔在海军熟人很多。二战中他被授予美国空军奖章、荣誉军团勋章,及空军荣誉十字橡树勋章。他还受命担任英国空军司令,获得了法国荣誉勋章和戴高乐棕榈勋章。但当国会讨论将艾略特提升为准将时,南达科他州的参议员布什菲尔德反对说:“罗伯特·E·李将军在军中服役36年才被提升为准将,艾森豪威尔30年,波什宁将军24年,麦克阿瑟将军21年。”但虽有异议,艾略特服役四年后还是被升为了准将。
布什菲尔德的观点被新闻界加以发挥渲染。报纸上讲艾略特的狗从欧洲回来受的待遇都比那些没有总统父亲的下层士兵强。据传艾略特为把狗带回来还撞伤了一个士兵。新闻界为狗的事还专门集会了一天。
艾略特的生活也总是充满矛盾。据披露,战前,他在1939年借了20万美元而只偿还了4000美元。又据传因为他是总统的儿子,余下的债被抹掉了。艾略特为自己辩解说那20万是他妻子的,经国会听证会审议也毫无结果。
战后,艾略特在葡萄牙养了一阵阿拉伯马。60年代他回到美国并被选为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湾市市长。
另一段时间,他在《赫斯特报》任飞行编辑。这一职业成了他生活平衡的支点。1946年他的头一部关于父亲的书《他所看到的》出版。书被认为大部分并不是为罗斯福添彩,伦敦的一位评论家甚至讲这本书除了证明伟人经常有愚蠢的孩子外,什么都没有。但是,事实证明这位评论家错了,不论是他对书的评论还是对艾略特在机械方面的兴趣的评论都是错误的。艾略特又写了13本书,同时还发展了许多其他的爱好。书的风格和主题常常遭到批评,有时他在书中关于家庭成员生活细节的详尽描述使得兄弟姐妹不得不公开否认。另一本书中他又把母亲艾利诺描写得像警犬安吉拉·兰斯布瑞一样来解决白宫里的问题。
在周游世界并不时更换居住地后,艾略特在亚利桑纳州斯科特斯代尔去世。虽然是总统的儿子,很难想象同时期的其他人能像他一样成功地对付因身为总统之子而受到的攻击。在细细品味了人生之后,艾略特离开了人世。
小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罗斯福夫妇的第五个孩子,第四个儿子
生于:1914年8月17日
出生地:佐治亚州新布朗斯维克市坎波白罗
卒于:1988年8月17日 死亡年龄:74岁
死因:不明
教育:格罗顿预科学校,哈佛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
职业:律师,政治家
配偶:埃塞尔·杜邦;苏珊娜·普尔林;费利卡·什夫·瓦博格·萨诺夫;帕特西亚·欧克斯
子女人数:杜邦2人;普尔林2人;其他无
1933年父亲任总统时,小富兰克林已近19岁。同年他从格罗顿毕业并显示了他在学业和体育方面的才能。小富兰克林去法国、英国和西班牙旅行了一圈后,回来进了哈佛继续学习。
由于新闻界一直在捕捉罗斯福家的消息,小富兰克林的大学生活便成了他们的目标。他们试图从中找到些有趣、逗人甚至是丑闻的消息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小富兰克林讨厌对他私生活的这种干预。他天生不是怕事的人,一次他抓住一个记者的相机当场摔了个粉碎,从而为缺少富兰克林的消息的报界创造了一个故事。
1937年,小富兰克林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追到了埃塞尔·杜邦。杜邦家族瞧不起富兰克林的父亲。由于这一婚姻颇具“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味道,公众对其中的细节更是贪求。新婚中的富兰克林不仅完成了哈佛的学业,还在弗吉尼亚法学院获得了法学位。他开始在华尔街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年薪2000美元。这在当时也是少得可怜的,但在大萧条时期有份工作已很不错了。
和同时期的其他人不同,小富兰克林终生坚持为社会公益事业效力,并没有在发财后就放弃。1965年他被约翰逊总统任命为机会均等委员会主席。他的社会意识促使他从事公共事业,反对种族歧视,并为提高老兵待遇而努力。杜鲁门总统任命小富兰克林为美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年轻的小富兰克林还参加过竞选,1949年到1954年他当选为纽约市20区的自由民主党议员。1966年他竞选纽约州长失败。
小富兰克林作为海军军官在二战中也载誉而归,他指挥一艘护航驱逐舰在大西洋和太平洋战场作战。他获得了银星勋章、红心将章及其他许多荣誉。
这位美国最有名的总统之子不仅政绩出色,而且在商业上也有成就,他曾拥有莫亚特汽车公司在美国的经销权。但虽有财富,他的四次婚姻使他在美国社会认可的“蓝皮书”——社会登记中被除名。虽然有如此显赫的家庭背景,社会“蓝皮书”一度认为他的行为让人无法接受。
小富兰克林回顾他的生活时说,作为总统的儿子并未影响他的生活:“美国没有贵族家庭,只有显赫家庭。”他认为每一代人都应靠勇气和才智独自成功。
约翰·阿斯平沃尔·罗斯福
罗斯福夫妇的第六个孩子,第五个儿子
生于:1916年3月13日 出生地:纽约海德公园
卒于:1981年4月27日 死亡年龄:68岁零1个月
死因:心脏病
教育:格罗顿预科学校,哈佛大学
职业:商人
配偶:安妮·林赛·克拉克;艾琳·波得·麦克阿尔平
子女人数:克拉克3人;麦克阿尔平无
1933年约翰7岁时,父亲就任总统,他和罗斯福家其他的孩子一样,很快就因调皮捣蛋出了名。他的母亲却说这个小儿子是“我的孩子中最守规矩的”,当时(1937年),他们正在欧洲旅游,约翰被控把香槟喷到堪尼斯市市长的脸上,并用一束花打了市长。
回到美国不久,约翰便与波士顿初入社交界的安妮·林赛·克拉克结了婚。婚礼在马萨诸塞州举行,规模盛大,一路上聚集了3万观者。婚后,约翰在波士顿的一家进货店做事,周薪18.50美元。报界很赞赏这个年轻人的行动,并把他与其他富商的孩子对比。一家报纸这样写道:
罗斯福家的小儿子约翰·罗斯福幸福地成家后独立生活。他找了份工作,并将学习经商。这远比加入纨绔子第的行列、在鸡尾酒会中荒废光阴、挥霍父母的钱财(像许多人那样)要强得多。
美国加入二战后,约翰参加了海军直到战争结束。父亲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去世,而约翰当时不在美国。此后他回到美国又开始经商,任费连子公司下一家服装连锁店的经理。约翰的私生活不同于家庭其他成员。1947年他的名字突然出现在《生活》杂志上,伴之以一幅约翰在公司的大照片。
除了1957年回到纽约时他试图竞选市长外,约翰对政界不太感兴趣,这不同于其他从政的兄弟们,但他在幕后支持他人。在纽约,他担任巴奇·哈赛·斯图尔特盾牌徽章公司的副总裁,他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为慈善事业集资上,包括建立小儿麻痹基金会,因为他父亲即因此而落下残疾。
让人惊奇的是罗斯福的这个小儿子晚年却对政治更感兴趣并支持共和党。他还全力支持艾森豪威尔、尼克松和里根总统以及纽约的洛克菲勒和杰维斯,与邻近的新泽西州相竟争。罗纳德·里根刚上任,约翰便因心脏病在纽约去世。
罗斯福生平简介,简写
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 1882年1月30日,罗斯福出生于纽约的海德公园。其父詹姆斯·罗斯福是外交界和商业界的活跃人物,其母萨拉·德拉诺是出身上层社会且受过国外教育的漂亮女性。詹姆斯比萨拉大26岁。经过母亲实施的启蒙教育之后,罗斯福随家庭教师学习拉丁语、法语、德语、书法、算术和欧洲历史。 罗斯福5岁时跟随父亲去见当时的总统克利夫兰,总统曾给他一个奇怪的祝愿:“祈求上帝永远不要让你当美国总统。”可是他却成了美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总统,也是最有威望的总统之一。1896年,罗斯福被送入以培养政界人物为目标的格罗顿学校,开始适应新的环境。 他读书多,见识广,文质彬彬,酷爱体育,擅长网球、高尔夫球,爱好骑马和驾驶帆船。当时,格罗顿公学橄揽球盛行,他就主动组织了拉拉队,当管理员。 他擅长辩论,是“辩论学会”会员,在格罗顿公学他的成绩优良,给人的印象是用讨好人的办法来加强自己的地位,以至于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认为在格罗顿处理困难问题的作法,成了他在后来的类似情况中言行举止的模式。” 1900年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历史学和新闻学。这年,他72岁的父亲去世,留下12万美元的存款,其母从外祖父处继承了130万美元的遗产,大学时代的罗斯福热衷于社会活动,学习成绩并不突出,数次去欧洲旅行,喜欢球类活动。在哈佛他当了校刊《绯红报》的出色助理。他巧妙的利用了堂叔老罗斯福的影响,他要求当时担任纽约州长的堂叔到哈佛来讲演,于是报刊就吸收他为助理人员,恰此时老罗斯福作为麦金利的伙伴与民主党的布赖恩竞选总统。他便主动提出访问校长,埃利奥特校长接见了这个一年级的新生。罗斯福进攻性的对校长说:“如果你的投票代表你的信仰,你就应该乐意把你的影响放在天平上。”埃利奥特回答了他的问题。不但在《绯红报》刊登了富兰克林的独家消息,美国的其它大报也纷纷作了转载。以至于当罗斯福快毕业时,升为该报的主编。为了保持声誉,他又在哈佛读了一年的研究生。 1904年,罗斯福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1905年3月,与埃莉诺(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侄女)结婚。 埃利诺是当时现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女,总统亲自参加了结婚仪式,使得结婚非常隆重,但富兰克林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因总统而来,由此激发了他从政的决心。1907年,罗斯福从法学院毕业,进入律师事务所任律师。 1901年,罗斯福以民主党人的身份开始涉足政界。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身为共和党人的总统叔叔时,对方怒而骂道:“你这个卑鄙的兔崽子!你这个叛徒……”但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没有改变前进方向。他乘着一辆红色的汽车,每天进行十多次演说,最终当选纽约市参议员。1913年,威尔逊总统任命他为海军助理部长,他在任七年,表现杰出,主张建设"强大而有作战能力的海军"。1919年,罗斯福为威尔逊的国际聪辩悄做明计划奔走游说,结果导致1920年竞选副总统失败。虽然此次竞选失败了,但他的作为政治新星的光芒却未曾削减。此后,罗斯福出任马里兰信用与储蓄公司的副董事长,同时又重操律师业。此外,罗斯福还从事各种商业冒险活动。 智慧、干练、胸怀宽广、深孚众望,似乎什么都不能阻挡这个39岁的男人迈上政治峰巅的脚步。但是,无情的运御灾难就在这时降临。1921年8月,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在康复期间,罗斯福大量阅读书籍,其中有不少传记和历史著作,却几乎没有经济学或哲学著作。 罗斯福的外交思想源于他最钦佩的两位总统。他的远房堂叔西奥多·罗斯福教给他如何捍卫民族利益,达到权力制衡。伍德罗·威尔逊教给他:国际秩序是建立在共同维护和平的基础上的。1928年,在罗斯福夫人的理解与支持下,罗斯福重返政界,参加州长竞选而险胜,于1929年出任纽约州州长(1930年再次当选州长)。纽约可以说是罗携衡斯福培养进行政治活动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的实验场所。1932年总统竞选是在严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进行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主张实行"新政"。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这是罗斯福终生都不得不与之搏斗的事情,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首次参加竞选他就通过发言人告诉人们:“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以绝对优势击败胡佛,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在罗斯福首次履任总统的1933年初,正值经济大萧条的风暴席卷美国的时候,到处是失业、破产、倒闭、暴跌,到处可见美国的痛苦、恐惧和绝望。罗斯福却表现出一种压倒一切的自信,他在宣誓就职时发表了一篇富有激情的演说,告诉人们:我们惟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在1933年3月4日那个阴冷的下午,新总统的决心和轻松愉快的乐观态度,“点燃了举国同心同德的新精神之火”。提出了旨在实现国家复兴和对外睦邻友好的施政方针。为了推行新政,罗斯福将一批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律师、专家与学者组成智囊团,征询方针政策问题;通过"炉边谈话"方式,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与反对新政的最高法院进行坚决的斗争并成功地改组最高法院。 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美国国会应罗斯福总统之请召开特别会议。罗斯福先后提出各种咨文,督促和指导国会的立法工作。国会则以惊人的速度先后通过《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等。 1933-1934年的新政着重"复兴",主要措施有:维持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对外贸易,限制农业生产以维持农产品价格,避免农场主破产;规定协定价格以减少企业之间的竞争,制止企业倒闭1935-1939年的新政则着重"救济"和"改革",主要措施有:更为有力地运用行政干预,实行缓慢的通货膨胀,广泛开展公共工程建设和紧急救济,实施社会保险,以扩大就业机会和提高社会购买力;进行税制改革,根据纳税能力纳税,分级征收公司所得税和过分利得税等。罗斯福新政,恢复了公众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信心,强化了联邦政府机构。并由此使美国的工业、农业逐渐全面恢复。第一个任期终了的1936年,面对国民收入50%的增幅,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因此,罗斯福在1936年再次当选总统,也就不足为怪了。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承认苏联并与这建立外交关系。1934年,美国国会废除干涉古巴主权的普拉特修正案,美军撤出海地和尼加拉瓜,美国允许菲律宾独立。当然,罗斯福在推行睦邻政策的同时,对拉丁美洲国家也有过粗暴的干涉。
罗斯福资料简介
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一般指富兰克林·罗斯福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语:Franklin D.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史称“小罗斯福”,是美国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超过两届(连任四届,橘核病逝于第四届任期中)的总统。
美国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罗斯福家族在美国大约有300年的历史,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堂哥。
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1] 推行新政以提供失业救济与复苏经济,并成立众多机构来改革经济和银行体系,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仍继续在国家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内设立的一些制度仍然保留至今。罗斯福曾促成了政党重组,他与其妻埃莉诺·罗斯福是美国现代自由主义的典范。
罗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阵营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41年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力主对日本宣战,并引进了价格管制和配给。罗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国转变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使美国成为同盟国主要的军火供应商和融资者,也使得美国国内产业大幅扩张,实现充分就圆桐掘业。二战后期同盟国逐渐扭转形势后,罗斯福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影响力在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轮宴中尤其明显。后来,在美国协助下,盟军击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
罗斯福曾多次被评为美国最佳总统[2] ,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名。
美国总统罗斯福简介
1882年1月30日,美国总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富·德·罗斯福诞生于纽约州的一个富豪家庭。大学毕业后当过律师。1905年,他与当时的美国总统奥西多·罗斯福的侄女结婚,之后,他当选过纽约州参议员,担任过威尔逊政府的海军部次长。1921年,他患脊髓灰质炎、两腿瘫痪,不得不离开政界。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锻炼身体,用拐杖支撑行走,较快地恢复了健康。1928年他竞选纽约州长,两次当选。
1929年,在美国首先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1932年,罗斯福被民主党选定为总统候选人,他以“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的竞选诺言,博得美国资产阶级的赞赏。1933年,他以压倒多数当选为美国第三十一届总统。
罗斯福能成为世界性的历史人物,是由于他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作出的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斯福对德、意、日法西斯采取以“中立”为名的绥靖政策,企图用牺牲别国利益的办法来缓和与法西斯德国的矛盾,推动德国去进攻苏联,然而法西斯德国却首先把矛头指向美法,并对美国磨刀霍霍。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危急、美国受到威胁。为了维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罗斯福做弯陵和美国国内的和平主义、孤立主义作坚决斗争,使国会撤销《中立法》,通过《租借法》,规定对反希特勒联盟各国出租武器、粮食等物资,这标明罗斯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跨出一大步。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战。罗斯福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扩大,以带病之躯,多次闹耐离国,组织并参加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对待合盟间政治上和战略上的分歧,对促进美、苏、英三国建立合作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他对中国人民的抗纯戚日战争是同情和支持的。1945年4月12日,罗斯
罗斯福的简介,短一点的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1933年3月4日-1945年4月12日)。
生于美国海德帕克,是西奥多·罗斯福的远房亲戚。190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辍学,后渣世当律师。1910年当选纽约州参议员(民主党籍)。他卸任海军助理部长后到任纽约州州长前得脊髓灰质炎(1921年)。1933年出任总统,实施“新政”。1941年与英国联合发表如兆肢《大西洋宪章》。珍珠港事件后领导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与英国、苏联、中国猜扒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总统任内病逝。
伊迪丝·罗斯福简介
职业:美国第一夫人
国籍:美国人
为何出名:1901年至1909年担袜并虚任美国总统期间担任第一夫人的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任妻子。在伊迪丝的领导下,白宫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生活区首先与办公室分离。新的西翼于1903年揭幕。
出生:1861年8月6日出生地:康涅狄格州诺维奇,美国星号:利奥
去世:1948年9月30日(87岁)
结婚生活1886-12-02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28岁)与第二任妻子伊迪丝·克米特·卡罗(25岁)在伦告燃敦举行的活动1901-11-16布克·T·华盛顿和他的家人应邀与泰迪和伊迪丝·罗斯福在白宫共进晚餐,这引起了南部1903-01-01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伊迪丝·罗斯福对白宫进行新的装修的谴责,包括一个新的西区分享在Facebook上的Twitter上著名的美国第一夫人贝丝杜鲁蔽穗门贝蒂福特埃莉诺罗斯福希拉里克林顿梅拉尼娅特朗普米歇尔奥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