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为什么没有重修?
1.重建难度,第一次重建圆明园,慈早雹禧集了全国之力,懂得古法匠艺的巧匠没有,制作工艺流失,稀有原材料大部分已经绝迹,难以用古老艺术修缮全部工程。基建狂魔的中国工程师只要有图纸就能建,圆明园的辉甄不同于钢筋混凝土。
2.名誉不好,第一次重修圆明园的慈禧,为修缮圆明园弄的国库亏空,克扣军费去修缮导致北洋军队全军覆没,慈禧的好大喜功使清朝加速走向灭亡,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重修圆明园经费开支慎重,好大喜功的和埋头苦干的精神相违背,没人挺着好大喜功的帽子去修个公园,还不如多重视三农、教育、经济、军事装备等方面。
3.重建圆明园的实际意义不大,重建好的圆明园最多就是多设几个售票处,教育警示后人陆如帆的意义不大,最多算是多加个故宫,保留圆明园遗址存在还具有爱橡凳国教育的基础。
4.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历史是向前不断发展的,缅怀过去是名族的优良传统,重建圆明园的念旧情怀值得尊敬,重建历史辉煌不如去创造下一个辉煌。
圆明园现在修复了吗?
圆明园现在修复了,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
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
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州穗唤决定意义的一步。首期工程是整修福海,1984年12月1日破土动工,历时7个月蓄水放船。1985年孟冬接着整修绮春园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
这两期工程均以挖湖补山为主,并修建园路桥涵和园林服务设施,清整古建基址,进行绿化美化。两年动土方40万立方米,使110公顷范围的山形水系基册凯本恢复原貌族顷,其中水面55公顷。
圆明园复原了吗
重建了。
圆明园重建了;现在,圆明园已经重建,2012年开始施工,占地7000亩,总投资300多亿元,现今,圆明激裤园已经重建完成,还原度高达95%,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对外开放;圆明园重建后,首先,新的宫门是第一个看到一个小庭院,有迎辉门,这也是第二个宫门;圆明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大量仿建了明差简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庆悄景。
圆明园重建了吗
圆明园目前没有重建。
如今圆明园的定位为遗址公园,只是修复了个别建筑,比如绮春园宫门、长春园宫门、正觉寺还有一些桥染,比如南大桥,如意桥等。
选址造园:
圆明园17世纪中,满族夺取中原政权后,建立了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渔猎和农耕生活,气候凉爽。
入关后,他们对北京干燥炎热的气候不适应,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槐尺几乎成了死水,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建设时期: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搜掘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鼎盛时期:
圆明园鸟瞰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世明核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被毁这么多年,为什么不重修?
需要更正一点,圆明园其实已经“修复”了,但地点不是在北京,而是在浙江的横店。
2016年,历时四年之久横店圆明园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按照当时的噱头宣传来说,这就是圆明园的复制品。所以理论上来说,圆明园并不是没有重建,至少横店的这个据说就是复制品。可为什么要“据说”,原因就在于,其一,它并不是真正的北京圆明园复制品,其二,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年的圆明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它的全貌到底是如何?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研究明白。
为何说横店的圆明园并不是真正的圆明园的复制品?因为这空烂散个所谓的圆明园只是一种制造噱头的宣传,景区内只是部分借用了历史圆明园的原景,剩下的都是一些独立的创作,甚至根本就不是古装建筑和园林。例如什么激光灯光秀、冰雪乐园等等,清朝的圆明园还能有这个?
那又为何说我们至今不知道真实圆明园究竟长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尴尬,甚至很多人也存在一个误区:历史上的圆明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园林建筑,而是由众多园林和建筑所组合的一个统称。
简单的来说,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清朝皇帝一斗氏方面给自己修建休闲园林和建筑,同时为了赏赐皇子,也大兴土木修建了一些其他建筑。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再到后面几个皇帝的修补和增加,长达150多年的修建,故宫外形成了以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等150多处景点(一说148景)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皇家园林区域。也就是说,圆明园也只不过是一个代称而已,它下辖了太多的皇家园林。
而当年所谓的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也并没有把所有的景点全部焚毁和破坏,他们只是破坏了其中的一大部分,因为这些区域并不是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而是分散在不同地点。英法联军可没功夫去查圆明园到底有多少个景点,然后再逐一焚毁和破坏。
所以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之后,圆明园仍然剩下了不少景点,这还没算被破坏的皇家园林也并没有完全被破坏。只不过从咸丰皇帝开始,随着对外战争的节节败北,对外赔款的逐次增加,清朝已经拿不出足够的银两来重修圆明园。因管理不善而被破坏、为修复一部分园林而且拆掉另一部分园林、为建造颐和园而大量从圆明园中取材,加之八国联军的再次破坏,以及民国时期的火劫、木劫、石劫等等,圆明园才最终变成现如今的这种破烂状态。
由于当年的景点实在太多,加上清朝资料记载上的匮乏,很多的皇家园林到底长什么样?我们根本不知道,连人家什么样子都不清楚,你还准备复制什么?
不知道圆明园的每一个景点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没法复制;由于目前的北京土地贵如金,更没法划分土地去修建什么圆明园;更重要的一点,当年的圆明园只是皇家园林,那是一个老百姓根本进不去的地方,一个没有大众色彩和情感的区域,谁会赞成历谈去修复这种东西?
或许保留圆明园的残骸再正确不过,因为这里才会产生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