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碘造影剂的那些事
碘造影剂的发展经历了从无机碘到有机碘,从一碘、二碘至三碘,从离子型到非离子型等阶段。20世纪50年代研制的离子型单体造影剂性质稳定,对比良好,但其渗透压高,毒副反应较大。20世纪80年代开发出的以欧乃派克、优维显为代表的非离子型单体造影剂,均为三碘苯甲酸的衍生物。
去掉阳离子,降低渗透毒性。去掉羧基,降低神经毒性。添加4~6个羟基,增加亲水性,提高水溶度,降低粘度和化学毒性。临床应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已经广泛用于心脏、血管造影和CT增强扫描等医学影像检查中。国内常用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包括碘普胺、碘海醇、碘帕醇、碘佛醇、碘克沙醇、碘曲仑等。
因此,酗酒者服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接受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者:碘化造影剂可能会与二甲双胍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乳酸酸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在接受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前,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维生素B1叶酸缺乏未纠正者:二甲双胍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和叶酸的吸收和利用。
任何抛开剂量讨论毒性的问题都是在耍流氓。首先我们的身体基本上是健康的,不可能天天去医院拍CT。其次CT作为一种诊疗手段,在设计时厂家就会考虑对人体可能产生的危害。所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厂家会设置大量的安全措施来防止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
造影剂分类
1、造影剂种类 按成分分类 含碘造影剂:这是最常用的造影剂,包括各种碘制剂,如碘油、碘水等。它们主要用于X光下的血管造影、CT增强扫描等。非离子型造影剂:这类造影剂主要适用于过敏反应较严重的患者。其特点是对人体的刺激性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常用于血管造影和心脏造影。
2、造影剂的分类主要依据其渗透压,分为三个类别:首先,高渗性造影剂的渗透压高于1400mOsm/(kg.H2O),常见代表有异泛影葡胺和泛影葡胺等。这些造影剂在医学检查中常用于需要高渗环境的成像过程。
3、造影剂主要分为两类:高密度造影剂和低密度造影剂。高密度造影剂有硫酸钡和碘制剂;而低密度造影剂则分为等渗、低渗和高渗三种。高密度造影剂在临床中常用硫酸钡和碘制剂。硫酸钡一般用于消化道造影检查,通过将医用硫酸钡粉末与水混合制成混悬液进行使用。
4、磁共振造影剂一般有顺磁性螯合物、铁磁性粒子、超顺磁性粒子等分类。顺磁性螯合物:属于一种新的MRI对比剂,可以增加周围组织水分中的氢质子,查看脑部病变前的改变,也是用于药物运输和治疗。
5、造影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经肾排泄的造影剂:用途:主要用于泌尿系统和心血管造影。代表药物:横番酸等。作用:能有效显示这些部位的结构。经肝胆排泄的造影剂:用途:主要用于支气管、子宫等管道以及体腔的造影。代表药物:碘化油、碘苯酯等。作用:能够提供管道内部的清晰影像。
常用造影剂有哪些类型?主要适用于何种造影检查?
1、(1)钡剂:应用医用纯硫酸钡,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口服或灌肠检查胃肠道。现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可提高胃肠造影的诊断质量。(2)碘剂:①碘化钠:为无机碘溶液,刺激性较大,常用于逆行肾盂造影、T型管胆道造影和膀胱尿道造影等。
2、钡剂:须用医用硫酸钡,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混悬液,口服或灌肠检查消化道。钡胶浆可用于支气管造影。碘剂:①无机碘造影剂,多用碘化钠,此类造影剂因刺激性较大,现已不常用。②有机碘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
3、常见的造影剂类型主要包括X线造影剂和MRI造影剂。X线造影剂: 碘制剂:这是X线造影剂中最常用的一类,如碘普罗胺等。它们通过改变X射线的穿透性来提升图像对比度,从而在X线或CT扫描中提供更清晰的影像。MRI造影剂: 钆基造影剂:这类造影剂主要用于MRI检查,如MRCA或GBCAs。
4、造影剂主要分为两类:高密度造影剂和低密度造影剂。高密度造影剂有硫酸钡和碘制剂;而低密度造影剂则分为等渗、低渗和高渗三种。高密度造影剂在临床中常用硫酸钡和碘制剂。硫酸钡一般用于消化道造影检查,通过将医用硫酸钡粉末与水混合制成混悬液进行使用。
5、血管造影剂:主要用于血管系统的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结构和血流情况。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使用的造影剂多为含碘制剂。 腔道造影剂:用于显示体腔内腔道的结构,如胃肠道等。常用的钡餐就属于此类。这类造影剂一般口感较差,但安全性较高。
造影剂的用量
1、造影剂用量需精确控制,常用计算公式为5ml×体重(kg)/Cr(mg/dl),最大用量不超过300ml。造影剂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通常两三天内排泄干净。不同检查的造影剂代谢速率存在差异,患者个体代谢速度也不同。血管造影剂代谢较快,可能在检查后1至2天内代谢完毕。输卵管造影剂进入盆腔后吸收较慢,部分女性可能需5至7天。
2、造影剂用量直接关系到是否会发生造影剂肾病,Cigarroa等提出了一种计算公式,即造影剂用量等于5ml乘以体重(公斤)除以血肌酐(毫克/分升),最大用量应不超过300ml。研究发现,若用量超过阈值,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可达到21%-37%,而未超过阈值的患者则仅为0%-2%。
3、磁共振检查常用的造影剂是马根维显,是一种含钆剂造影剂,常用剂量是10-15ml,通常会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合适的剂量。在临床上,造影剂的主要副作用是发生过敏反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根据反应轻重,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4、造影剂用量是引起造影剂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Cigarroa等提出造影剂用量的计算公式:5ml×体重(Kg)/Cr(mg/dl),最大用量不超过300 ml。有研究显示越过阈值用量,造影剂肾病发生率为21%-37%,未越阈值者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