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田加个岳是什么字
1、是三田加一个缶字吧 罍,(lei)第二声,古时一种盛酒的器具。
2、畾,初见于商代甲骨文,是一种古代用于指代田间的土界标识。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代土地、田地之意。在古代的文献中,如《诗经》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畾的描述。畾的字形结构 从字形上看,畾由三个田字组成,呈现出一种叠加、连续的状态,形象地表达了田地的连续性和广泛性。
3、“畾”这个字较为生僻,未被《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其普通话读音为léi,最早在商朝甲骨文中出现。“畾”的主要含义是田间的土地,反映了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它还具有引申含义,类似于“垒”,表示筑土为营垒。在《说文解字》中,该字有以下几种解释:(1) 名词,古代一种藤制的筐子。
4、我的答案是:畾。三个田字组合成的字就是“畾(lěi)”字。这个字在汉语中比较少见,读音为léi,它最早出现于古代,用以表示一种藤制的筐子。同时,“畾”字也有古同“雷”、“垒”的意思,在田间使用。此外,“畾”还可以指代田间的土地,或者是一种盛土的器具。
5、三个田字组成的字为“畾”。解释: “畾”字的构成:在汉字中,多个相同的字符可以组合成新的字符。“畾”字正是由三个田字叠加而成。这种组合方式体现了汉字的构造特点,即通过简单的元素组合形成复杂的字形。
6、由三个“田”字组成,可能寓意着与田地、农耕或收获相关的某种容器或工具。然而,具体的寓意和用法可能因历史变迁和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综上所述,“畾”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其读音为“léi”,在古代指一种藤制的筐子。了解这个字的基本信息和字义解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汉字文化。
上面三田下面缶,念什么啊,什么意思
1、三个田下面缶是罍。罍的读音:léi。出处:罍而歌者 ——《满井游记》释义:古代一种酒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口小,腹深,有圈足和盖儿。罍的部首:缶。汉字结构:上下结构。异体字:櫑。组词:罍篚、罍洗、罍罃、缾罍、罍罂。罍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
2、三田加一个缶是“罍”字,读作:léi。基本信息: 部首:缶 笔画:21笔 繁体:罍 五笔:LLLM 基本释义: 罍是古代一种酒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其特点为口小、腹深,通常有圈足和盖儿。此外,罍也可用来盛水。
3、基本字义 ● 疉 ◎ 古同“叠”。叠: CJK UNIFIED IDEOGRAPH-758A :dié 部首:田,部外笔画:17,总笔画:22 五笔86&98:LLLG 仓颉:WWWM 笔顺编号:2512125121251214525111 基本字义 ● 叠 ◎ 同“叠”。
4、这个字是“罍”,读音为[léi]。释义如下:古代一种酒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口小,腹深,有圈足和盖儿。
5、罍字是由“三田”和“缶”两个部分组成,读作“léi”。在繁体字中写作“罍”。它属于缶部,属于五行之一。在书写时,罍的笔顺是: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撇、横、横、竖、竖折/竖弯。
6、圃中独立,(甫)鞭子改革。(便)二土大石靠,(硅)三田小缶承。
《西游记》原版第一回是什么?
1、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诗曰: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2、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3、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x0d\x0a诗曰:\x0d\x0a\x0d\x0a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x0d\x0a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x0d\x0a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x0d\x0a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白居易有哪些著名古诗
1、《夜雪》唐代:白居易 (1)原文: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2)译文: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花非花》唐代:白居易 (1)原文:花非花,雾非雾。
2、白居易著名的20首诗如下:《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为喻,表达送别之情,千古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林寺桃花》:描绘山寺桃花盛开的景象,抒发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白居易著名的十首诗包括:《钱塘湖春行》: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为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生生不息。《忆江南·江南好》: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深情回忆,表达了对江南的无限眷恋。
4、白居易最著名的40首古诗如下:《长恨歌》此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如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等诗句充满了深情和哀愁。
5、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1,《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6、白居易的10首必背古诗词及其经典名句如下:《大林寺桃花》经典名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池上》经典名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望月有感》经典名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夜雪》经典名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上面三个田下面一个缶是什么字
1、上面三个田下面一个缶是罍字。罍的读音为[léi]。释义:酒樽,也可用来盛水。同“瓃 ”,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盥洗用的器皿。出处:罍而歌者 ——《满井游记》我姑酌彼金罍。——《诗·周南·卷耳》皆有罍。——《周礼·春官·司尊彝》山罍,夏后氏之尊也。
2、这个字是“罍”,读音为“léi”。罍是一种古代酒器,通常用来盛放酒水,形状像壶,但比壶要大一些。这个字的上半部分由三个“田”字组成,下半部分则是一个“缶”字。在古汉字中,很多字都是由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共同构成了整个字的意义。
3、罍,拼音:léi 。①古代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②盥洗用的器皿。
4、郑码:KIEZ,U:7F4D,GBK:C09C 笔画数:21,部首:缶,笔顺编号:251212512125121311252。
三田加一个缶是什么字
三田加一个缶是“罍”字,读作:léi。基本信息: 部首:缶 笔画:21笔 繁体:罍 五笔:LLLM 基本释义: 罍是古代一种酒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其特点为口小、腹深,通常有圈足和盖儿。此外,罍也可用来盛水。
这个字是“罍”,读音为[léi]。释义如下:古代一种酒器,多用青铜或陶制成。口小,腹深,有圈足和盖儿。
罍字是由“三田”和“缶”两个部分组成,读作“léi”。在繁体字中写作“罍”。它属于缶部,属于五行之一。在书写时,罍的笔顺是: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撇、横、横、竖、竖折/竖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