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土壤地球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GSS1~8)
文献(Literature):地球化学标准参考样研究组(1987),Xie et al.(1989)。含量单位除注明者外均为10-6(wB),“±”后的数据为不确定度,括号内的数值为参考值。
GBW07403(GSS-3) 土壤成分标准物质-黄棕壤 。GBW07404(GSS-4) 土壤成分标准物质-石灰岩土壤 。GBW07405(GSS-5) 黄红壤标准物质-湖南七宝山矽卡岩铜多金属矿区黄红壤 。GBW07406(GSS-6) 黄色红壤标准物质 。GBW07407(GSS-7) 砖红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GBW07408(GSS-8) 黄土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
GSS1 ~8全部都是GBW物质。GBW有证标准物质的标准定义:一级国家标准物质代号以国家标准物质的汉语拼音中“Guo”“Biao”和“Wu”三个字的字头为一级国家标准物质的代号,以“GBW”表示。一级标准物质又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是由国家权威机构审定的标准物质。ESS1~8全部都是GSBZ物质。是国标标准物质。
GSS-6:广东阳春多金属矿区黄色红壤;GSS-7:广东徐闻玄武岩砖红壤;GSS-16:珠江三角洲覆盖区耕作层土壤,均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制的国家土壤标准物质。
农业土壤的地球化学
)洞庭湖区自然土壤的A,B层各有关元素含量都低于农业土壤A,B层,表4-6所列资料亦如此。这就说明人为耕作给土壤带入了元素,这一点对Cd,Hg,P特别明显。P所以增加是施磷肥的结果,而我国的磷肥大都含有较高的镉,至于Hg的增高应是施农药的结果。
土壤地球化学勘查的适用条件 地质环境复杂:在地质环境复杂的地区,如断裂带、火山喷发区、岩溶发育区等,土壤地球化学勘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复杂地质环境中的元素分布和迁移规律,为地质调查提供重要信息。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通过分析土壤中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来探测矿体或地质异常的方法。以下是关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简介:基本原理:当矿体或未暴露的矿体上方的原生异常与围岩一同经历风化作用时,会形成残坡积物。
地球化学只有以农业化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农业,应用于农业才有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土壤第二环境层中植物所需元素比第一环境层含量高,其分布与第一环境层相似。综上所述,海南岛东北部母质为基性火山岩的土壤农业地球化学质量好,含有丰富的N、P、有机质、腐殖质、Fe、Cu、Zn、Mn、Mo、Co等元素,但相对缺K 元素,水稻土壤农业地球化学质量较次之(但其中渗育型水稻土质量较差)。
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内容提要如下:研究基础:本书基于深入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和“农业地质背景研究”,全面呈现了浙江省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的最新科研成果。
土壤类型和垂直分布图,你知道吗?
土壤类型主要包括寒带和寒温带土壤、温带土壤等多种类型,而土壤的垂直分布则是指在地球表面不同海拔高度上,土壤类型与特征随高度变化的现象。以下是关于土壤类型和垂直分布图的详细解土壤类型: 寒带和寒温带土壤:多为冻土,适应于寒冷的气候条件。 温带土壤:涵盖各种肥沃的耕作用地,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的垂直分布,是指在地球表面不同海拔高度上,土壤类型与特征随高度变化的现象。这一现象受到气候、地形、母质等因素的影响。低海拔地区,土壤类型以热带土壤、亚热带土壤为主,随海拔升高,土壤类型逐渐转变为温带土壤、寒带土壤。
分布地区: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特点:气候干旱,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适合种植耐旱的农作物,如谷子、糜子、高粱等。图片:黑垆土 分布地区: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土壤养分特征
华南地区土壤特征为酸性至弱酸性、有机质含量高、质地多样、肥力水平不均衡,适宜种植的植物包括水稻、热带水果、茶叶、蔬菜类、中药材和经济林木。土壤特征:酸性至弱酸性:华南地区的土壤pH值通常在5到5之间,这种酸性环境有利于某些特定植物的生长。
耕层深厚,土层结构良好:理想的土壤应当具备深而良好的耕作层,这是实现高产的关键。肥沃的土壤应表现出松软、深层、富含有机质的特性,避免出现硬化的犁底层,同时心土层应保持适宜的紧实度。 有机质与养分含量丰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养分水平是衡量其肥力和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颜色特征:显著红色:红壤的表层通常呈现红色或黄褐色,这是由于土壤中富含铁、铝等矿物质,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淋溶作用后形成的。质地与养分:质地黏重:红壤的质地较为黏重,这与其含有的矿物质成分和形成过程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红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来源。
金华土壤的特点有以下:酸碱度较低:金华市土壤多数属于酸性或微酸性土,pH值在0-5之间。粘性较强:由于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粘土矿物,因此土壤呈现出一定的粘性,具有较好的持水性和保肥性。
温带土壤的特点是:相对于其他土壤类型,温带土壤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氮、磷、钾含量,呈灰色或棕色,质地较为松散。造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温带气候条件下降雨量充足,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温度适宜,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进一步促进有机质的积累。
土壤化学指标
1、土壤污染检测关键指标 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包括汞(Hg)、镉(Cd)、铬(Cr)、铅(Pb)、砷(As)、锰(Mn)、铜(Cu)、镍(Ni)、锌(Zn)等。 有机污染物检测:涉及有机氯和有机磷类农药、酚类化合物、石油产品、多环芳烃如3,4-苯并芘、三氯乙醛、多氯联苯等。
2、土壤化学指标土壤酸碱度(pH值)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
3、土壤常规八大指标包括:土壤酸碱度:通过PH值衡量,影响作物生长适应性和土壤管理。有机碳:土壤养分库,影响土壤肥力及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全氮:评估土壤氮素供给的关键指标,耕地土壤含量在0.4~8 g/kg。全磷:衡量植物能吸收利用的磷元素,对植物生长有直接影响。
4、化学指标 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的肥沃程度,影响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 酸碱度:表示土壤的酸碱反应强度,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和微生物活性。 微量元素:如氮、磷、钾等,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5、关于土壤常见的理化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物理指标: 孔隙率:反映土壤中的空隙占比,影响水分和空气的流动。 粒度分布:描述土壤颗粒大小的组合,对土壤结构和肥力有重要影响。 稳定下渗率:衡量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 土壤组成:如砂砾和粘土的比例,决定土壤的质地和肥力。
6、土壤健康的主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理指标: 土壤结构: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助于土壤水分和空气的保持。 容重:反映土壤的紧实程度,影响根系生长和水分渗透。 水分渗透率:衡量土壤水分流动的能力,对植物水分吸收至关重要。 团聚体稳定性:团聚体的稳定有助于土壤保持结构和肥力。
香榧产区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1、)香榧种植区土壤中主要有益元素在土壤表层和母质层中变化较大,表层中最低的为La,其含量仅为母质层的0.6倍;表层中最高的为P,其含量为母质层的2倍;土壤表层中La、Ce、I、Ni、Cl、Ti、Co、B、Sc、Mo等元素含量显著低母质层;表层土壤中以Zn、F、Cu、Sr、N含量高为特征,可高出母质层32~97倍。
2、尤其是土体下部有质地偏粘的半风化底土层出现时更有利于香榧树生长;土壤中以Sr、P、Zn、Cu、CaO、Ni、B、Co元素含量高为特征;元素组合以P-Sr-Zn-CaO与Co-Ti-Fe2O3-Mn-Sc-MgO-Cu为好。
3、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第二次农业土壤普查,在“查清土壤资源、促进生产、发展土壤科学”三大宗旨指导下,基本查明了全省土壤资源和分布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生产性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土壤分类系统,对农业增产、土壤改良及土壤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4、由于地质工作能准确厘定各类岩石、地层的空间展布、详细描述其生成地质环境、地球化学等特征,建立在地学基础上的土壤母质分类将更具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