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线电缆国家标准中,对铜芯电缆中铜芯线的直径误差标准是多少?谢谢...
根据GB/T3953导体规定电线电缆直径允许偏差范围为±1%d,行标线径为国标线径90%。
法律分析:取平均值要大于等于0.8mm即合格,反之不合格。法律依据:(GB/T 295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 第五条 电线电缆直径允许偏差范围为±1%d,行标线径为国标线径90%。
国标铜芯电线不允许误差,有误差的是非标电线,一般为山寨厂生产的,不仅线截面误差较大,100米/扎也缩水严重。国标小截面铜单芯电线:6平方,100米/扎不小于96米。
平方毫米电线国家对正负公差的标准是3%。生产标准:本产品按GB1203-9IEC60502-1997标准制造。使用范围:本产品使用于固定敷设在额定电压35kV及以下的电力传输和电力分配线路上。使用特性:工作温度:电缆导体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为90℃。
产品标准型号应该是BV 5mm2 他的国家标准 GB/T 5021-2008 对导体的尺寸要求是符合GB 3956-1997 标准中并没有对导体标称截面积和导体直径的考核具体要求,标准提倡的是导体电阻要求,因为影响导体载流不只是外径尺寸,材料纯度也很重要,好一点的电解铜外径小一些电阻也是符合要求的。
电线电缆的直径有着严格的标准。以常见的60227 IEC 53(RVV)3×1mm软电缆为例,它的设计过程十分精细。首先,导体制作过程中,通过拉丝模具将3mm的铜杆拉制成0.193~0.20±0.005mm的直径,确保导体性能优良。退火工序则使铜丝更柔软且电阻降低。
电线的大小怎么划分
电线的大小以电线的横截面积来计算,单位为平方毫米,如1平方毫米,数字表示: 1mm 。电线截面积是平方毫米分为:0.12350、70、91150、18240平方等。10(平方毫米)以下的一般叫电线,10(平方)以上的叫电缆。
- 5平方毫米:线芯直径约为37mm,单根线芯。- 5平方毫米:线芯直径约为76mm,单根线芯。- 4平方毫米:线芯直径约为24mm,单根线芯。- 6平方毫米:线芯直径约为73mm,单根线芯。- 10平方毫米:线芯直径约为33mm,由7根细线组成。
判断电线大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通过测量直径计算截面面积 使用游标尺测量直径:首先,利用游标尺精确测量电线的直径。游标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线规格按导体截面积大小,分为5平方毫米、5平方毫米、4平方毫米、6平方毫米、10平方毫米等几种,一般规格越大,能承受的电流电压越高,在选购时可按照使用对象合理选择。
判断电线大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通过测量直径并计算截面:使用游标尺测量电线的直径。根据直径计算出半径。利用截面计算公式S=半径的平方R×π求出电线的截面面积。例如,直径76毫米的电线,其截面面积约为5平方毫米。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5芯电缆是否短路、断路。
短路:把电缆两端拆掉,把两端每个线头分开,用万用表*10k档测每条线相负之间的电阻,小于1兆欧的相负之间就有漏电嫌疑。电阻小到几百欧-几欧,就肯定是短路了。断路:把电缆一端短接,在另外一端用万用表测量,要用*1档来测5个线头相负之间的电阻,电阻很小并且很接近的话,就应该是通的,反之则断路。
检查电缆是否断裂 使用电阻档测量:将万用表调至电阻档,两表笔分别接触电缆的两端。若电阻显示为零,则电缆没有断裂;若电阻不为零或显示无穷大,则电缆存在断裂。 辅助连接测量 借用已知完好电缆:若电缆已安装好,无法直接测量两端,可以借用一根已知没有断裂的电缆作为辅助。
把电缆五根线的一头连接在一起,另一头用万用表的Ω档(二极管通断档更好)互测,跟哪根线也不通的那根就是断的线。首选把好的几根连在一起并可靠接地,再把故障线的一端做好绝缘,另一头接在电源火线上并给电接通,用感应电笔延电缆测试,电笔显示变化之处故障点就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