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二战前世界上优秀的轻武器,除美军的,最好是要7.92口径的
我认为二战期间德军的毛瑟卡宾98K相当不错,它是二战德军所有地面部队士兵的标准装备,榴弹发射器和刺刀可装在枪口。再就是毛瑟1898式步枪是二十 世纪初大多数步枪的原型,包括美国的SPRINGFIELD 1903式步枪。它使用的92mm毛瑟弹,从1888年开始生 产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Kar 98k毛瑟步枪,由Gew 98毛瑟步枪改进而来,Kar 98k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制式步枪,由于此枪几乎算是最早的狙击式步枪,人人谈之色变,被称为“纳粹屠刀”。从1935年开始服役,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枪。Kar.98k成为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
Kar 98k毛瑟步枪,由Gew 98毛瑟步枪改进而来,Kar 98k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纳粹德国军队装备的制式步枪。从1935年开始服役,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枪。Kar.98k成为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
二战德军标准制式步枪装备,每弹匣5发子弹。从1935年开始服役,直到二战结束前都是纳粹德军的制式步枪。Kar.98k成为二战期间产量最多的轻武器之一。
世界十大名枪之一:FN FAL简介 起源与设计:FN FAL,全称轻型自动步枪,起源于1951年迪多恩·塞夫的创新设计。最初设计目标是使用德国二战时期的92X33MM短弹,但随后调整为北约统一的62MM口径。采用情况:1953年,比利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成为首批采用FN FAL的国家。随后,英国在1954年决定装备此枪。
MG42机枪 作为二战中德国最好的机枪,MG42(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缩写)于1942年研发并投入使用。该枪基于92毫米子弹的武器设计,旨在取代MG34通用机枪,但最终两款机枪并存至战争结束。 射速与命名 MG42以其极高的射速著称,被誉为“电锯”。
UMP(轻武器|枪械)
1、UMP,这款武器与MP5-N是由同一家生产商生产的,只不过,它的子弹的直径更大,所以相比之下,杀伤力也比MP5略胜一筹。UMP的开火速度比MP5慢一点,而且弹夹内最多只能填充25发子弹(比MP5少5发),所以,它的实用性比MP5略低一点。另外,UMP的子弹填充时间也比MP5长一点。
2、Mac10式标准型冲锋枪结构紧凑,动作可靠,大量采用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结实耐用,可配装消声器作微声武器使用。B35(UMP45)由于美国特种部队手枪(自卫用)和MP5冲锋枪(进攻用)所用子弹不同,对后勤供应造成不便,因此在执行特种作战任务时,希望冲锋枪也能改用.45ACP弹。
3、FN公司是驰名全球的轻武器厂商之一,这一功绩很大程度上应归于建厂初期与美国天才枪械设计师约翰.M.勃朗宁(1897年加入FN公司,1926年在比利时逝世)的密切合作,陆续开发出了一系列FN—勃朗宁武器,诸如久负盛名的9mmFN—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全世界至少55个国家的军队或警察仍在使用。
4、就自卫枪械而言,M-9冲锋枪属于个人防卫武器(PDW),但是目前各国开发的PDW都在使用比传统9mm手枪弹杀伤力更强的子弹,不仅提高了射程还可以对防弹衣的造成更好的侵彻效果。比如FN赫斯塔尔公司的P90使用是7mmx28子弹,H&K的MP7使用的6mmx30子弹。相比其他PDW,M-9早已过时。
5、锋枪(简称UMP45)”,并于1998年底交付试验。和G36一样,UMP45标志着HK公司在武器设计理念上的转变。UMP45的研制应用了G36的一 些设计,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操作规程也相同。UMP45的结构简单,并大量采用非金属材料,从而减轻了重量,降低了价格,但就保持了HK传统的优良性能和质量。
高熵合金合成
1、通过电弧熔化制备了Cr7Mn25Co9Ni23Cu36高熵合金。在800°C/2h和600°C/8h热处理后,合金中形成了sigma相。600°C及以下温度下2h热处理未观察到sigma相的形成。利用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高温下的相分解机理,发现分解成两个固溶相比单一固溶相在能量上更有利。力学性能:合金在室温下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延展性。
2、构建2D HEA SNR的一般合成路线,包括但不限于五元(PtPdIrRuAg)、六元(PtPdIrRuAuAg)、七元(PtPdIrRuAuRhAg)和八元(PtPdIrRuAuRhOsAg)SNR。
3、通过TEM、HAADF-STEM和PXRD等技术对合成的HEA PtPdIrRuAg SNR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SNR具有约0.8纳米的厚度,并采用无相偏析的fcc合金结构。元素分布均匀,且晶格畸变明显。HAADF-STEM和PXRD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成分金属在模板上的可控成核和生长过程,以及HEA的二维结构演化。
4、新型复合材料制备:成功利用激光粉末床熔融技术制备了SiC陶瓷颗粒增强的共晶高熵合金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展现了高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匹配,极限抗拉强度达到约5 GPa,延伸率为9%,处于领先水平。开裂行为研究:发现了复合材料在较大尺寸构件中会出现宏观横向和纵向裂纹以及少量微裂纹。
5、高熵合金(HEA)凭借其卓越的抗拉强度、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宠儿,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如何快速、高效地预测理想的元素组合以生成HEA,一直是科研的焦点。传统的归纳法虽然基于理论推导和实验数据,却受限于数据偏见和整合难题。
6、配料:根据高熵合金的配比将各种纯元素粉末精确称量出来,这是确保合金最终性能的关键步骤。 混合:将预先量好的各种纯元素粉末混合均匀。这一步可以使用球磨机进行。 烧结:将均匀混合后的粉末在具有保护气氛的烧结炉中进行烧结。
小口径速射武器的最佳射速是多少?
1、可见所有武器的最大射速都是在受武器系统制约的条件下,也就是实际情况下测得的。这些小口径速射火炮说的3000发/分都是最大射速,已经不能再高了。第二个问题,楼主说按照战斗部的效果来计算最佳射速,比较适用于口径较大的速射武器,而不适合密集阵此类的较小口径的速射武器。
2、现役最小口径20mm,20mm是炮和 枪区分的界限。密集阵系统就是20mm口径,射速约3000-4500发/分钟。中口径速射炮应该是57mm博福斯舰炮,射速约200发/分钟。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射速约120发/分。
3、据资料记载,德国的7mm蜂鸟自动手枪弹可能算是世界上曾经商业化生产的最小口径的中心发火式枪弹。大约最早于1914年用在小蜂鸟半自动手枪上,这种枪采用传统的枪机后坐式自动方式。随后,又出现了一种在弹膛里装一发7mm枪弹的单发射击的客厅式手枪。
4、其实机关炮就可以理解是小口径的速射炮。在早期,只有很小口径的火炮才能达到较高的射速,而口径较大的炮则只能几分钟开一炮。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小口径的炮除了装填方便,还安装了制退复进器,也就类似于炮口制退器,可以在开炮后,将火炮重新推回发射位置,继续战斗。
5、该自行迫击炮兼有PP87式迫击炮射程远、射速快、打得准的优点,还具有机动性强,作战准备时间短的优点。w99式82毫米牵引速射迫击炮 w99式82毫米速射迫击炮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陆军武器之一,炮重650千克,最大射程大于4 270米,最小射程小于800米,正常情况下需要四五个人操作。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二战中的日本陆军轻武器之星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二战中日本陆军的重要轻武器之一,具有显著的技术特点和历史地位。技术特点 气冷式枪管设计:大正十一式轻机枪采用了气冷式枪管,这种设计有效提高了射击精度和持续射击能力,使得机枪在长时间射击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射击效果。射击速度快:该轻机枪的射击速度较快,能够满足连续射击的需求,为步兵提供密集的火力支援。
式轻机枪是日本在二战中广泛使用的一种5毫米轻机枪,因于1922年(即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而得名。该枪的枪托为了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所以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
二战中,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使用中暴露出大量问题,不能适应作战需要,被1936年(昭和天皇十一年,日本神武纪元2596年)定型的用30发弹夹供弹的九六式轻机枪替代。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装备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曾被中共敌后游击队缴获大量使用,但在正规军中从来没有使用,可见其质量极差。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人机工程方面的问题较多:(1)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战斗使用中装弹程序复杂,对副射手的依赖性大。日本陆军坚持采用步枪弹夹供弹的理念,是为了方便战斗使用。例如,可以利用射击间隙,及时把装弹机补满。
“歪把子”指的是日本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因其枪托向右弯曲而在中国得名。以下为详细介绍:基本信息:它是日军二战中广泛使用的5毫米口径轻机枪,1922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
韩国K9155毫米自行榴弹炮K9自行榴弹炮的性能数据
1、韩国K9自行榴弹炮的性能参数如下:发射口径:155毫米,展现了其强大的火力基础。身管长度:52倍口径,确保了射击精度和射程能力。弹药基数:40发,为持续战斗提供了充足支持。最大射程:榴弹可达30千米,火箭增程弹甚至达到40千米,展现出远程打击潜力。
2、战斗全重:43吨。乘员人数:5人。机动性能:单位功率:19千瓦/吨。最大公路速度:65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39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500千米。最大越野行程:320千米。装甲与武器:装甲厚度:5~19毫米。主炮:一门52口径155毫米榴弹炮。高射机枪:1挺17毫米机枪。
3、韩国K9自行榴弹炮简介如下:火炮配置:K9自行榴弹炮装备了52倍口径的155毫米火炮,药室容积达23升,采用立楔式炮闩,配备双室炮口制退器和抽气装置,以及温度报警装置。初速与射程:炮尾安装有多普勒式初速测量系统,发射K307式全膛增程底排弹时,初速可达924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