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漏斗粘度怎么换算
马氏漏斗粘度的换算方法:粘度的国际单位制(SI)表达为帕·秒(Pa·s),相当于每千克每米每秒(kg/m·s)。而常用单位是泊(poise),定义为每克每厘米每秒(g/cm·s)。1泊等于100厘泊,1Pa·s等于1000克每100厘米每秒,也就是10泊或1000厘泊。
马氏漏斗粘度换算:粘度的国际单位(SI)是Pa*s=[kg/m*s],常用单位是poise[gm/cm*s],这个国内翻译为“泊”,1泊=100厘泊,1Pa*s=1000g/(100cm*s)=10poise=1000centipoise。表观粘度就是泥浆内所有颗粒的内摩擦力的总和,数值为600转的一半。
早期(1901~1930)的钻孔较浅,泥浆的流动性未受到重视,至1930年前后才相继开始用马氏漏斗和斯托姆粘度计来测定泥浆的粘度。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喷射钻井技术得到推广,钻探水力学的研究受到重视,但斯托姆粘度计测得的粘度,不能用于水力学计算。
马氏漏斗装满1500 ml泥浆,流下946 ml泥浆到泥浆杯中时的时间就是马氏漏斗粘度,以秒为单位,膨润土泥浆的粘度通常是30多到100多不等。屈服值表征泥浆胶体系统被破坏难易程度的另一参数,为表观粘度减去塑性粘度。失水量通常用行业专用失水仪测定,通常是指在压力0.69MPa下,30分钟内流出的滤液。
在常温下,纯水的漏斗粘度为26s。马氏漏斗粘度计由锥体马氏漏斗,六孔/厘米(16目)筛网和1000ml量杯组成。锥体上口直径为152mm,锥体下口直径与导流管直径为76mm,锥体长度为305mm,漏斗总长356mm,筛底以下的漏斗容积为1500ml。仪器维护 仪器应避免接触高温,以免引起变形。
胶体颗粒大小粘度
胶体颗粒大小通常为1~100nm。胶体颗粒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在水中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的悬浮态,不能直接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去除。一般有亲水胶体和憎水胶体两类。前者在颗粒和水之间有强烈亲和力,如动物胶、淀粉、树胶、蛋白质等,后者颗粒和水之间的亲合力可忽略不计,如金溶胶、非水合金属氧化物等。自然水体系中的胶体颗粒有黏土、二氧化硅、碳酸钙、细菌和病毒等。
普通胶粒长为0.8~1毫米左右,长胶颗粒一般在5~7毫米之间。
胶体是指分散相(粒子)粒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统。粒子有长宽高三个维度,只要有一个维度在这个线度内即可称为胶体。如纳米颗粒(三个维度都在这个线度内)、纳米线(两个维度)、纳米面(一个维度)。胶状物指的是粘度较大的物质。
普通胶粒长度约为0.8至1毫米,而长胶的颗粒长度通常在5至7毫米之间。长胶属于低粘度胶皮,不容易吃转。当击球时,长胶颗粒会在瞬间倒伏然后复原,这个过程比短颗粒的生胶和正胶要长。因此,使用长胶击出的球在对方球台后会明显下沉,给对手造成困难,对方回球时容易下网。
胶体是物质在溶剂中形成的微小颗粒的集合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亲水胶体溶液、疏水胶体溶液、保护胶体溶液、凝胶与干胶和触变胶溶液。与真溶液不同,胶体溶液具有一定的粘度,其胶粒的扩散速度较小,因此胶体溶液可以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不发生沉淀。
乌氏粘度测定仪
原理不同 乌氏粘度计是一种采用重力作用下物质流动的仪器,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毛细管的流量来测定液体粘度。而平式粘度计是利用旋转圆柱体与液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和剪切力的作用来测定液体粘度的一种仪器。
使用乌氏粘度计时需注意安装位置的选择,避免安装位置过于拥挤或嘈杂,确保安全。粘度计为高精度测量仪器,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用前清洗并校准,避免碰撞或摔落。在使用过程中,确保注入液体的容器干净无污染或气泡,避免影响测量准确性。
乌氏粘度仪是一种用于测定液体粘度的仪器。在使用乌氏粘度仪时,需要将样品放在恒温水浴中,控制水浴的温度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乌氏粘度仪恒温水浴温度控制系统就是用来控制恒温水浴温度的系统。这个系统通常由温度控制器、加热器、传感器等组成。
仪器有一个恒温水浴缸,待测样品在乌氏粘度计内恒温流动时间乘以粘度计系数就是运动粘度。运动粘度乘以样品在当前温度下的密度就是动力粘度。一般如变压器油、汽轮机油、导热油、液压油都是测定运动粘度。执行标准GB/T265。
粘度和动力粘度是一回事吗?
液体的动力粘度有这么特点,就是液体受到的剪切力不同导致粘度不同,其实这个和速度的关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也就是说速度不一样造成了液体受到的剪切力不一样,剪切力不一样造成了粘度的不一样。
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是有相关性的,不过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大家很容易把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的概念混淆。粘度是指液体的内摩擦,表示的是分子之间阻力的大小。运动粘度是流体的粘度与同温度下该流体的密度的比值。它是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尺度,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是描述液体流动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它们都是用来衡量液体内部分子间摩擦力的大小,从而反映液体的流动性能。动力粘度通常用符号μ表示,单位为帕斯卡·秒(Pa·s)。它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单位面积上垂直于液流方向的力与液流速度梯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是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由流体的性质和温度决定。运动粘度越大,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运动粘度通常用μ表示,单位为m^2/s。
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剪切力有关,当液体受到的剪切力不同时,其粘度也会发生变化。 剪切力与速度的关系是间接的,速度的不同会导致液体受到的剪切力不同,进而影响粘度。 某些流体具有剪切变稀和高温变稀的特性。因此,在比较液体流动性时,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使用相同的转子和转速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