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精神是丝路精神的简称。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商业通道,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丝路精神”。丝绸之路作为人文社会的交流平台,是多民族、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汇融合之地。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各国之间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信仰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这也是现代国际社会交往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是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然要求。
古代丝绸之路有四条:经云贵通往南亚的茶马古道、经新疆通往中亚、西亚、波斯湾和地中海的沙漠丝绸之路、经蒙古和俄罗斯的草原丝绸之路、经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今天,这四个渠道仍然是中国对外合作的最重要渠道。无论是海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是陆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目标都是深化互利共赢,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时代的“丝路精神”是什么?即中国不仅追求自身发展,也注重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中国欢迎各国“搭顺风车”。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丝绸之路纵贯万里,积淀了新时代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