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的食品。大众对豆腐的喜爱推动了豆腐制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豆腐的主要生产工艺是制浆,即将大豆制成豆浆;二是凝固,即豆浆在热和凝固剂的共同作用下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胶,即豆腐。
豆腐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富含优质蛋白质,被誉为“植物肉”。豆腐的消化吸收率在95%以上,这种健康食品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豆腐的营养价值,就需要注意好搭配。
【/s2/】发展历史【/s2/】
中国是豆腐的发源地。相传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7-122年)的母亲喜欢吃大豆;公元前196年,有一次她的母亲因病吃不下整颗黄豆,刘安就叫人把黄豆磨成粉。她怕粉末太干,就冲进一些水把它煮成豆浆,然后放了一些盐卤。结果变成了一坨,也就是豆腐花。淮南王的母亲很高兴吃了它,她的病好转了,因此豆腐流传了下来。豆腐的制作可能是刘安在组织方士炼丹时发明的。炼金术士在炼金术中使用了许多矿物质和无机盐,偶尔发现石膏或其他盐可以使豆浆凝固以制作豆腐。宋代著名诗人朱说:“豆瘦心烂。知淮南,则得春布。”并自注“传世豆腐原是淮南王。”李明时珍《本草纲目·山谷豆腐》:“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