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从北极/【/k0/】开始逆时针旋转,从南极/【/k0/】开始顺时针旋转。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角,并垂直于赤道面。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平均自转角速度为4.167×10-3度/秒,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3小时56分钟,自转周期每10年将增加或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自转轴在地球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被称为极移,或简称极移。1765年,L·欧拉证明,如果没有外力,刚性地球的自转轴将以305恒星日为周期绕形状轴自由摆动。直到1888年,人们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证实极移的存在。1891年,美国的S . C .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的周期性分量:一个是周期约为14个月的自由摆动,也称为张德勒摆动;另一种是强制摆动,周期为12个月。
实际观察到的钱德勒摆动就是欧拉预测的自由摆动。但由于地球不是绝对刚体,张德乐摆动的周期比欧拉预测的周期长40%左右。张德乐的摆动幅度从0.06到0.25缓慢变化,其周期从410天到440天变化。极移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年度强迫振荡,振幅约为0.09,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大气的季节性变化和两极的冰雪。在极移中的周期性成分被移除后,可以获得长期极移。长期极移的平均速度约为0.003°/年,方向约为西经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