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数量【/s2/】属性是指以数量形式存在的属性,因此可以测量。测量结果用一个特定量(称为单位)和一个数的乘积来表示。以物理量为例,距离、质量、时间都是数量属性。社会科学中发现的许多属性,如能力和性格特征,也被视为定量属性来研究。
【/s2/】定性【/s2/】是指用非定量的手段探索事物的本质。它的概念对应于量化。定性手段可以包括观察、实验和分析等。,从而考察研究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属性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s2/】定性和定量的区别:【/s2/】
【/s2/】首先,性质不同【/s2/】
1.定性:通过非定量的手段探索事物的本质。
2.量化:以数量形式存在的属性,因此可以测量。
【/s2/】其次,分析不同【/s2/】
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物质(化合物)的组成。只有在物质的成分确定后,才能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如果只是为了检测某些离子或元素的存在,则是为了单独分析。如果需要进行一系列反应来去除其他干扰离子、元素或其他离子,则有必要了解还有哪些其他离子。有系统分析的要素。
2.定量分析:一般需要先进行定性分析。在确定物质的成分后,通常需要先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样品是否含有干扰离子或元素也是选择分析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定量分析可以确定成分的含量,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s2/】第三,研究不同
1.定性研究: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实地体验、公开访谈、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和长期的研究;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归纳法。
2.定量研究:研究者首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因果变量,然后使用一些测试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以验证研究者事先设定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