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是赵真。宋仁宗·赵真(1010年5月30日至1063年4月30日),原名赵受益,是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至1063年4月30日在位),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李宸妃。早历封国主、寿春郡王、升天王、官书令。
天禧二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干兴元年(1022年),十三岁的赵真即位。在位初期,张贤明听从了刘皇后的政治主张,直到明道二年(1033年)才掌权。第一次“宋夏战争”爆发于宋金统治中期。经过三年的战斗,双方签订了《庆历和议》。其间,辽朝趁机以重兵压境,迫使宋廷加大旧币损耗,史称“庆历增币”。
李青三年(1043年),赵真任命从政的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试图遏制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和“三冗”现象,但由于反对声音巨大,改革随即中止。嘉祐八年(1063年),赵真在东京福宁寺圆寂,享年54岁。他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称睿皇帝(又名卓、哲),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在赵真统治期间,北宋的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有很大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君止于仁。’皇帝是真诚和无辜的。历史学家将他们的统治概括为“任宗升治”。他擅长书法,尤其擅长飞白书。皇家收藏有100卷。他的诗被记录在《全宋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