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又称月圆节、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是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中国、朝鲜等地的传统节日。古代它已经列入官方的节日范畴,后来也被道教列为“上元节”,与春节、端午节、重阳节并称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此时节正值三秋,白露后十五日之时。夜晚的月亮特别圆,代表团圆大吉之意,故称为“圆月节”。以后形成了一个佳节,并且有吃月饼、“赏月”等风俗,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佳节
中秋节,古称“仲秋节”,据说是为了纪念大禹的妻子,名叫嫦娥,嫦娥因怀念丈夫,便选择戴上蟾蜍的外衣,飞上了月亮。大家已经形成了翘首企盼团圆、美满幸福的中秋佳节传统。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和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家人团聚
中秋佳节,是一个团地人聚的日子。古人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意思是说,农历七月七日“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日)是一个“团圆私约”的日子。而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佳节,也是一个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久而久之,中秋节也被人们形容为“团圆节”。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喜气洋洋。
传统风俗
中秋佳节当天,在中国也有许多的传统民俗民风。最重要的莫过于是吃月饼了。吃月饼最早的记载是在唐朝。中秋节还有赏月的习俗。相传,在古代,中秋节的时候,皇帝要到皇宫的后花园附近的高台,同皇后嫔妃们一起赏月。在台下的臣民们欢天喜地的自发举行各种迎月节庆活动,畅游庭园,庭院灯火辉煌。
现代演绎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现代人们除了传统的吃月饼、赏月外,还会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如赏灯会、表演中秋舞龙舞狮、举办各种文艺表演等。同时,中秋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很多人也会利用这个节日回家探亲访友,共享团圆时光。
结语
中秋佳节,留下了美好的传统和文化,也见证了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团圆、爱与美好的祝福一直延续至今。愿中秋节的团圆之夜,每个家庭都洋溢着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