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临时采取什么措施,最终导致西汉灭亡?
1、西汉末年,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成风,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种形势,有不少人向朝廷提出解决危机的办法。汉哀帝时,大司马师丹针对当时豪富吏民訾数巨万,而贫弱愈困的现象,提出对贵族豪富占田及奴婢的数量加以限制。
2、首先,采取“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另外,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恢复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对外则和亲匈奴,维持边区和平。
3、西汉建立之初,由于常年战乱,经济萧条,土地荒芜,国库空虚。为此,刘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同统治,恢复生产。
汉朝灭亡的原因
1、外戚、宦官乱政 东汉初期,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政治较为清明,对外戚与宦官有所抑制。章帝之后从和帝起,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互相争斗,攫取权力与财富,致使政治日益黑暗。而这种黑暗政治同封建王朝家天下的一些固有弊端是分不开的。
2、原因:在朝廷内宦官外戚势力十分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有无休止的争斗乱政;皇帝年纪幼小,一定会是太后临朝,依靠着外戚掌权;土地私有化太过于严重,大量的农民失去自己的土地。地主势力过于强大,后期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黄巾起义导致了一些地方武装兴起,中央没有了控制权。
3、汉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无能,宦官专权。外戚专权,威胁到皇帝,甚至毒害皇帝,使继任皇帝过多的小龄化,无法控制大局,治理朝纲。到东汉后期,皇帝宠幸宦官,使宦官横行专权,最后王全败落他人之手,汉朝灭亡。
4、西汉灭亡:重用外戚,政局混乱宦官专权,国家权力削弱。
5、汉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揭开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两股势力争斗序曲。到汉灵帝时,朝政腐败到了极点。导致黄巾起义。虽然不久便平定了叛乱,但汉朝政府经此一役已国力大减。而且中央政府为顺利平叛,又将军权下放给各地州官。
刘邦是被谁灭的??
1、刘邦的朝代的西汉,被外戚王莽篡权灭亡的。西汉哀帝死后,王莽官居大司马,以太后名义执掌军政大权,立汉平帝,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汉平帝做皇后,渐渐在朝中大权独揽。公元5年(元始五年)十二月,汉平帝死后,王莽指使同党向太皇太后王政君上书,要求让他代天子临朝。
2、汉王刘邦没有被灭,他开立汉朝史称西汉,后来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出身的刘秀趁势而起沿用汉的国号,史称东汉,最后是曹丕逼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
3、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刘邦去世后埋葬在长陵,又名“长山”,是刘邦与吕后的陵墓。位于西安市中心以北约20公里、咸阳市以东约20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
5、”冒顿原与韩王信的大将王黄、赵利相约共灭汉王,可王黄、赵利的军队未到,冒顿怀疑可能和汉军有密谋,就听取了阏氏的话,放开包围圈的一角。高祖刘邦下令所有士兵都拉满弓外向,从匈奴解开的一角直冲而出,终于和大军会合。冒顿这时已引兵离去,汉朝也领兵撤退。
6、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公元前195年,即高祖十二年的四月二十五日(6月1日),刘邦崩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二岁。葬于长陵(在今陕西咸阳),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